颅脑损伤患者急救科普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是指在外界暴力的作用下,使头部和脑部受伤的统称,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伤情复杂严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多见于交通、工矿、高空作业等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经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诸如意识、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功能、排便排尿等方面的障碍。二、病因和机制 (1)直接损伤是指暴力直接作用于颅脑造成的损伤,根据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分为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和挤压性损伤。 A:加速性损伤:暴力打击后头部由静止转为运动,损伤效应为:①打击部位的冲击点伤;②暴力作用对侧的对冲性损伤。前者损伤重。 B:减速性损伤:运动的头部突然撞在外物上,头部由运动转为静止,损伤效应主要为对冲性脑损伤,其次为局部的冲击点伤。 C:挤压性损伤:头部两侧相对的外力挤压而致伤,多见于产伤。 (2)间接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不在头部,而在远离头部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后传递到颅脑造成的颅脑损伤,是特殊而严重的损伤类型。包括头颅与脊柱连接处损伤、挥鞭性损伤、创伤性窒息和暴震伤等。 A:挥鞭样损伤:头部受力后沿力作用的方向往复运动,引起颅颈交界处的剪应力伤。惯性作用尚可使脑内不同结构的界面上发生剪应力性损伤。 B:颅颈连接处损伤:臀或双足着地的坠落伤时,暴力沿脊柱传达至枕骨髁部,致枕骨大孔环形陷入骨折,后组脑神经和延髓和(或)上颈髓损伤。 C:胸部挤压伤:即创伤性窒息。胸部突受压力冲击,上腔静脉血逆行注入颅内,致使颅内出血。 1 临床应用分类 2 伤情轻重分类 3 昏迷程度分类 4 按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 (1)临床应用分类 1)开放性损伤(头皮挫伤、裂伤、撕脱伤、开放性颅骨骨折)。 2)闭合性损伤(头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颅骨线状骨折、凹陷骨折、无内开放的颅底骨折)。 3)开放性颅骨与脑损伤(火器性颅脑穿透伤或非穿透伤)。 4)开放性颅底骨折。 5)闭合性原发性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散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受压即单纯凹陷性骨折或乒乓凹陷)。 6)闭合性原发性脑损害(单发硬膜下、硬膜外、脑内、脑室内血肿、颅内多发血肿、迟发性血肿、脑水肿肿胀)。 (2)伤情轻重分类: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表现分为轻、中、重、特重4型。 (3)昏迷程度分类:GCS(Glasg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