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呈曲张状态,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或久坐少动的人。早期症状轻,后期可出现患肢明显肿胀,以及踝部严重的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甚至是足靴区并发经久不愈的顽固性溃疡(俗称“老烂腿”)。 临床表现 1、浅静脉曲张 2、患肢肿胀、疼痛、酸胀和沉重感 3、小腿下段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如湿疹、溃疡、皮炎、色素沉着等 入院后手术前 请您耐心等待手术安排,在此期间: 1、如您的患肢有水肿,可抬高患肢30°。行走时使用弹力绷带或 弹力袜。 2、如有小腿溃疡,请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医生会按需给予换药。 3、可进低盐低脂、高营养、高维生素饮食 术后注意事项 一、体位与活动 1、平卧6小时,避免过早抬头,防止引起头痛。卧床期间患肢抬高30°,促进血液回流,消肿。 2、6小时后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行足部背屈活动。下床行走时避免时间过长,上床后即抬高患肢。 3、术后第一天开始会予间歇性腿部充气压迫治疗,预防下肢肿胀及血栓形成。 二、饮食 6小时后可进低脂、高营养、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三、伤口情况 术后弹力绷带包扎,若绷带出现少量渗血,观察无持续扩大,不必处理,无需过于紧张。若渗血面积不断扩大及时告知护士。 四、肢体感觉 术后下肢感觉会逐渐恢复,若持续感觉疼痛、麻木、肢体发凉等及时告知护士处理。 五、药物 术后住院期间会持续使用皮下注射抗凝剂,防止术后血栓的形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y/136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