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皮肤损害和多种脏器的病变,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多发性浆液性炎症,表现为面部红斑,其它部位的红斑及脱发等;另一类是血管性改变,表现为皮肤血管炎、紫癜、网状红斑、雷诺氏现象等。 一、面部蝶形红斑 面部蝶形红斑为SLE常见且具有特征性的皮肤表现,是诊断SLE的一“大症状”。面部蝶形红斑对皮质类固醇激素反应良好,内服激素后红斑能逐渐消退,但其消退不能作为本病已治愈或减少激素用量的指征。红斑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故面部蝶形红斑对本病的预后意义不大。 以下图片来医院风湿病科SLE面部蝶形红斑患者 入院时 治疗后 二、瘀点、紫癜、瘀斑 SLE引起皮肤出血的原因有三:血管炎、血小板减少及激素治疗所致。其中坏死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为红斑,可触性瘀点或瘀斑,风团,血疱等多种皮疹混合存在,此种病人常伴有心、肾、中枢神经等内脏的血管炎,被认为是预后不良之兆。 以下图片来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狼疮患者,患者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明显延长、下肢瘀点。 三、脱发 脱发在SLE中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分弥漫性及疤痕性两型,前者多见于疾病的急性期,可能由于毒素的影响所致,其表现为前额及头顶部头发失却光泽,干燥、脆弱,易折断及剥脱,即所谓“狼疮性脱发”,此种脱发常与蝶形红斑同时出现,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良好,有学者认为脱发是疾病相当严重的一种标志,是预后不良之兆,且研究显示脱发者,其伴有内脏损害的亦较多。 瘢痕性脱发 弥漫性脱发 狼疮性脱发 四、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RP)是指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肢体末端皮肤颜色改变及感觉异常的症状,常见于SLE及系统性硬化等结缔组织病患者中。伴有RP的SLE患者更易出现脱发、指/趾末端血管炎、肺脏受累和心电图改变。 五、粘膜损害 SLE患者可发生粘膜损害多在腭部、颊部及齿龈粘膜等处出现小的红斑或紫癜样损害,破溃后形成浅表性疼痛性溃疡,其基底污秽呈黄色,四周绕以红晕,口唇干燥,水肿和结痂,外阴郁亦可发生潮红及溃疡,有粘膜损害常表明疾病处于活动期,有口腔溃疡者常伴有肾脏损害,病人血清中肌酐升高,红细饱压积明显降低,血清补体下降,故口腔溃疡可作为预后不良之征。 六、脂膜炎 狼疮性脂膜炎,是以脂肪组织病变为主的红斑狼疮,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深在的皮下结节,自觉疼痛和压痛,之后结节可破溃。愈后皮肤常留明显的萎缩性瘢痕。 以下图片来医院风湿病科狼疮性脂膜炎患者 治疗后 七、慢性盘状损害 狼疮患者盘状损害可逐渐转变为SLE,盘状损害可发生于SLE的晚期,有时SLE亦可转变为慢性盘状损害。 以下图片来医院风湿病科SLE盘状损害及红斑消退后色素沉着患者。 八、荨麻疹及荨麻疹样损害 SLE出现的荨麻疹,其临床上皮肤表现与特发性者基本相同,但其持续时间较长,常持续2~4天,而普通荨麻疹仅持续8~12小时,组织病理为坏死性血管炎改变,但临床上皮疹有搔痒及无紫癜性损害,因而与血管炎的皮损又不相同。经荧光免疫检查,SLE样荨麻疹在皮损的表皮真皮交界处有IgG及IgM染色物的沉淀,而未损害的皮肤,其表皮真皮交界处亦有IgM的沉淀,且伴有补体侧链不同部分缺乏。治疗上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良好。 本文作者:袁润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 广西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能医治吗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zl/108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