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漫长的脱贫攻坚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成就有目共睹,目前中国已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

脱贫攻坚优异“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凝心聚力。

房产君注意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涌现了一大批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他们一边创造社会财富,一边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决胜扶贫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地产企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他们在产业、教育、消费、就业等方面纷纷推出扶贫计划和措施,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房企“精准扶贫”的大潮,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扶贫成绩。

以甘肃中部的东乡族自治县为例,它距离兰州小时车程,位于黄土高原深处。这个“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县城,生活了近30万人口。

丨东乡县地貌(图源:碧桂园官微)

过去两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牟奴么的话来说就是,“以前哪有黄瓜、西红柿这些水果蔬菜,只有土豆当饭吃”。“现在百姓家里,面也有,肉也有,啥都有,我感觉生活特别好。”

牟奴么是土生土长的东乡人,从小切身感受了贫困的可怕。他的心愿很朴素,只要东乡人吃得饱,穿得暖。

年,碧桂园与东乡县政府签订协议,结对帮扶。其中,碧桂园将免费为东乡14个乡镇50多个贫困村多户贫困户,提供马铃薯籽种和种植技术指导。

丨马铃薯繁育基地(图源: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官微)

牟奴么看到了机会,便积极投身其中。短短两年时间,东乡的马铃薯从藏于深山无人知,到做大做全产业链条,形成东乡品牌效应,变化可谓惊天动地。

如今,碧桂园还开发了土豆饼干、土豆曲奇、鲜薯条等休闲产品,助力销售东乡土豆多吨。而牟奴么,也成了东乡致富带头人。

01.

4+X模式一家责任民企的扶贫缩影

实际上,贫困地区并不缺优质的原材料和产品,而是缺少品牌知名度和成熟的营销渠道。而碧桂园的到来,便是填补了这一空白。

针对东乡土豆品种退化,产量下降的问题,碧桂园找到了全省最大的土豆种苗培育基地展开合作,采购了具有抗病性强、品质好、丰产稳产等特点的脱毒种薯陇薯7号,免费赠送贫困户种植,实现产量翻番。

丨东乡马铃薯(图源: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官微)

为进一步拓宽销路,碧桂园与当地合作社联合开发了东乡土豆精品礼盒,通过电商和展会等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

而这,便是碧桂园,探索出的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4+X”扶贫模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贫之计。

其中,“4”是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由集团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为此,碧桂园定位为“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并在年将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一次次走进深山,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帮扶贫困户,温暖妇女孩童,给贫瘠的土地带去希望之花。

立业至今,碧桂园创始人及集团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款已超87亿元,并主动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已助力49万人脱贫。

丨杨国强感谢碧桂园扶贫人(图源:碧桂园官微)

尽管扶贫硕果累累,但碧桂园认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奋斗起点。”

未来,公司将持续做好各项帮扶措施,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02.

走出大山一个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在东乡,“牟奴么”可不止一个。

比如通过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未来的杨梅兰。她说,“我一直在努力改变我的生活。”

“记得有一次,我女儿哭闹着跟我要玩具。别人家的小孩都有,只有我拿不出钱给孩子买。女儿不停地哭着,我却十分无奈。”

过去,东乡族女性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在家照料父母孩子、下地务农,不出远门、不见生人。

今年5月,碧桂园帮扶的刺绣产业落地东乡,这是一个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杨梅兰带着孩子兴高采烈地报了名,还参加了为期7天的刺绣技能培训。

丨东乡刺绣(图源:碧桂园官微)

心灵手巧的她,不仅拿到了比赛一等奖,还通过严格选拔,成为刺绣就业培训教师和产业带头人。

东乡绣娘,便是如今杨梅兰的另一个身份。目前,跟杨梅兰一起活跃在刺绣产业链上的绣娘有多个,她们说,“东乡刺绣让生活有了色彩,有了底气。自己想吃什么想买什么,都是用自己的工资。”

更自豪的是,今年10月份,6位东乡绣娘走出大山,首次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杨梅兰便是其一。

丨东乡绣娘杨梅兰走上国际T台(图源:碧桂园官微)

而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打造的“天才妈妈×东乡绣娘”扶贫计划,也让藏于大山的非遗手工刺绣走向国际舞台。

丨东乡绣娘们与设计师张肇达同台谢幕(图源:碧桂园官微)

事实上,东乡的特产不只是马铃薯和刺绣,还有东乡羊,三者合称为“东乡三宝”。

碧桂园的做法是提供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东乡羊产业链和形象IP,通过消费扶贫,累计售出东乡羊约只,链接约名贫困户,人均增收近元。

马努比便是其中的见证者。

以前,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扩大羊圈,提升羊的养殖数量、周转速度,回流资金。奈何一望无际的群山,阻挡了东乡羊的出山路径,更阻碍了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的道路。

丨碧桂园扶贫工作人员在东乡调研(图源:碧桂园官微)

现在终于实现了。今年,碧桂园筛选收购的每只东乡羊,精细地分割销售,从羊肉、羊排、羊蝎子等部位到全羊礼盒,经过现代产业链的加工,大大增强了品牌效应。

丨东乡羊(图源:碧桂园官微)

始于扶贫,却不止于扶贫。碧桂园的每一步,都立足当地,从产业出发,利用集团全国分布的区位优势、推动各市场主体与贫困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通过集团自有品牌“碧乡”、“凤凰优选”,形成一个产销对接平台,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

当前,碧桂园在东乡县已累计投入约3亿元,实施25个帮扶项目,覆盖全县个行政村、户贫困户,其中助力脱贫户。

实际上,贫困地区想要得到发展,注定离不开人和产业。碧桂园深知,打通产业链,是加速脱贫的方法,但只有受教育,才能砍断贫困家庭的“穷根”。

帮扶两年多来,碧桂园援建的东乡县龙泉学校,彻底改变了当地上学难的问题,有了新宿舍,孩子们再也不用每天走小时山路上学。

丨龙泉学校建成交付(图源:碧桂园官微)

而碧桂园创办的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也从今年开始正式招生,秉持“纯慈善、全免费”的理念,免除贫困家庭学生一切费用。

03.

20余年扶贫路碧桂园践行责任担当

东乡的脱贫攻坚路,是碧桂园长达20余年的扶贫公益事业中的一个缩影。

丨杨国强收到来自东乡的礼物(图源:碧桂园官微)

早在90年代,碧桂园主席杨国强便捐出了万元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当时,碧桂园刚刚起步,杨国强的全副身家也不过万。

"我想着如果不破产,就年年给助学金,结果真的没破产,我也年年都有给。"

这一给,就是20多年。更难得的是,从捐资助学扶贫开始,发展到全国9省14县整体帮扶,碧桂园在扶贫事业上的脚步不断深入。

年,碧桂园选定广东英德树山村作为精准扶贫的第一个探索试点,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苗木产业,开启了“造血式”产业扶贫之路。

丨树山村罗屋自然村乔迁新居(图源:碧桂园官微)

十年间,碧桂园把树山村经验移植到了全国9省14县的对口扶贫项目上……因此,有关碧桂园的扶贫故事,也在全国农村街头巷尾口口相传。

11月21日,甘肃省宣布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等8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碧桂园结对帮扶的9省14县已全部脱贫。

这一切还离不开碧桂园与时俱进的扶贫思路。它积极打造“互联网+消费扶贫”,利用电商平台、邀请明星直播带货等助力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同时,首创“消费扶贫月”倡导以购代捐,年完成54场带货直播,累计直播总观看量万人次,带动扶贫农产品销售总量万元。

丨消费扶贫广东馆线上小程序上线(图源:碧桂园官微)

截至目前,集团消费扶贫已累计转化31个帮扶县款特色农产品,销售金额约1.5亿元,累计帮助超11.2万名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我也穷过,我知道贫困是怎么一回事”,这也正是杨国强积极投身公益,不断回馈社会的重要原因。展望未来,碧桂园也将继续践行世界强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能够有机会帮助别人,这是我们的荣幸。现在有机会能参与到国家脱贫攻坚的事业中去,我感到很开心”。

如果大家对碧桂园旗下项目有兴趣,或者有买房疑问需要咨询,请扫描识别下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y/137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