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部检查试验 1、侧屈位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斯珀令氏试验、施柏林氏试验、Spurling试验颈肩臂痛诱发试验之一。令病人端坐,头向患侧侧屈,检查者在患者后面用双手交叉位按住头顶向下施加压力,如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阳性多见于颈椎病。 2、转身看物试验患者转头观看身旁或身后某物,患者不能或不敢转头而需要转动全身方能完成这一动作为阳性,提示颈部转动受限,见于颈椎结核、颈椎病、落枕、颈椎骨折等。 3、低头屈颈征作法同Lhermitte征,但出现反应不同: (1)疼痛或麻木仅局限在颈肩手; (2)可出现在头晕、耳鸣,提示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或为后外型颈椎间盘突出。 4、仰头伸颈征作法与低头屈颈征相反,但出现症状相似,即仰头伸颈时出现上关节突移位或增生,故对诊断后关节病变有一定的特异性。 5、头部叩击试验病人端坐,颈自然挺直,医生左手平放于患者头顶上,以右手握拳轻扣左手背;如颈部出现疼痛或麻木,并向患肢放射,则为阳性;如仅为局部肌肉震痛,并无放射痛,则为阴性。其原理为扣击造成椎间孔突然缩小,使神经根受刺激所致。此试验主要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情轻者可用力稍大,对颈椎结核或肿瘤慎用此项检查 6、颈静脉加压试验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检查者用双手压住颈静脉,脑脊液压力升高,刺激蛛网膜下腔内的脊神经根而诱发出现上肢麻木、疼痛者为阳性,可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椎间盘突出、颈脊髓硬膜下肿瘤等。 7、头前屈旋转试验嘱患者前屈头部,然后左右旋转,颈椎产生疼痛为阳性,多见于颈椎骨关节病。 8、肩部下压试验患者端坐,让其头部偏向健侧,当有神经根粘连时,为了减轻疼痛,患侧肩部相应抬高。此时检查者握住患肢腕部做纵轴牵引,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时,即为阳性。 9、拉斯特征患者常用手抱着固定保护,以免在行动中加剧颈椎病变疼痛。颈椎结核患者此征为阳性。 10、转头加力试验术者一手托住患者枕部,另一手托其下颌,将头缓慢转至最大角度,再稍加用力移动,出现颈痛或上肢放射痛为阳性。 11、挺胸试验病人取立正位挺胸,两臂后伸,检查者扪及双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臂和手部有麻木或疼痛,即为阳性。用于检查肋锁综合征,即锁骨下动脉及臂丛神经在第一肋骨、锁骨间受压。 12、压肩试验也用于肋锁综合征的检查,检查时医生用力压迫患肩,如果出现该侧上肢的疼痛、麻木,或使原有疼痛、麻木加重,即为阳性,表示臂丛神经受压。 13、吞咽试验患者取坐位,令其做吞咽动作,若出现吞咽困难或颈部疼痛,或平时患者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即为阳性,可见于咽后壁脓肿、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结核等。 14、伸颈试验令病人头颈做最大限度的后伸,出现上述症状即为阳性。根型颈椎病出现肩臂痛、麻木、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头晕、耳鸣、雾视,脊髓型颈椎病出现下肢无力,电麻感等。 15、颈静脉压迫试验(Naffziger征、纳夫济格征)病人取站立或仰卧位,检查用手压迫单侧或双侧颈静脉1-3min或者用血压计气囊结于颈部,充气至5.3-8.0kPa持续1min。若出现腰痛或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本试验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16、超外展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立位,上肢从侧方被动地外展高举过肩至头上方,若桡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用于检查诊断超外展综合征,即锁骨下动脉被喙突及胸小肌压迫。 17、颈牵引试验(颈引伸试验、颈椎间孔分离试验)对疑有颈神经根痛者做该检查。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双手抱住其头部向上牵引提起,如患者感觉颈及上肢疼痛减轻为阳性,表明颈脊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受到卡压,提示椎间盘病变、椎间孔缩小,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综合征发作期进行此项试验,头昏、头晕、耳鸣等症状亦常有减轻或消失。也可作为施行颈椎牵引治疗的指征之一。 18、屈颈试验(尼雷试验、Nery试验、索特-霍尔征、soto-Hall征)病人仰卧于床上,检查者一手置于其胸前,防止胸椎前屈,另一手托扶其头枕部,使头颈缓慢前屈,直至颏部触及胸壁,如腰部出现疼痛,并向一侧下肢后部放射,则为阳性。此试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19、力米特征患者坐位或立位,屈颈低头,如出现沿肩背向下放射至腰腿的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此征曾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的特异性体征,实际如脊髓型颈椎病、肿瘤、放射性脊髓病等都出现阳性,其中以颈椎病最多见,如伸颈仰头试验也阳性,则多提示黄韧带肥厚。 20、斜角肌挤压试验(Adson试验、深呼吸试验、艾迪森氏试验、深吸气转颈试验)令患者端坐,两手置于膝部,先比较两侧桡动脉力量,使患者尽力抬头深呼吸后屏气,并将下颌转至患侧(颈极度过伸),同时下压患肩。检查者始终触摸桡动脉动脉脉搏,正常脉搏无变化或轻微减弱。阳性:(一)脉搏消失或明显减弱;(二)锁骨中段上下可听到杂音;(三)患者苍白或出现麻痛感。阳性提示:锁骨下动脉受压。颈椎病如有雷诺氏现象可出现阳性。颈肋、肋--锁骨综合征、前斜角肌痉挛、锁骨下动脉狭窄皆可阳性。 21、前斜角肌揉压试验在锁骨上窝内1/3与外2/3交界处用拇指轻轻揉压,若出现上肢、胸前区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或上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前斜角肌角痉挛,或颈肋皆可阳性。注意如重压,正常人亦可阳性。 22、椎动脉扭曲试验(仰头转颈试验)适用于有头昏症状者。术者一手扶患者头顶,另一手扶其后颈部,使头向后仰并向左(右)侧旋转45度,约停15S,若出现头昏、头晕、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者即为阳性,为对侧椎动脉供血受阻,提示椎动脉综合征、椎动脉型颈椎病。此试验应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对年龄大、头晕较重者,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晕厥。 二肩部检查试验 1、肩内收试验(杜加斯氏征、搭肩试验) 方法一:嘱病人屈曲患侧肘关节,手掌搭于对侧肩部,上臂与肘关节试图靠近胸壁; 方法二:嘱病人屈曲患侧肘关节,肘部与上臂紧贴于胸壁,伸手去触对侧肩部。阳性:方法一上臂与肘部不能贴于胸壁;方法二手掌触不到对侧肩部。阳性见于肩关节脱位。阴性:能同时完成上臂、肘关节贴紧胸壁,手掌触及对侧肩部。肩关节正常时,可以完成上臂内收、屈肘,手掌搭于对侧肩部。且上臂能紧贴胸壁等一系列动作。肩关节脱位后,由于肱骨头移位,有关肌群收缩时力的角度发生改变,加之疼痛等原因。不能完成上述动作。 2、(直尺试验)汉米尔通氏征、Hamilton征用一根直尺置于上臂外侧先靠近肱骨外上髁部,后靠近上臂皮肤,若上端贴于大结节为正常,若不能靠近大结节,反而靠近肩峰为阳性。说明肱骨头向内脱位。病者脱去上衣端坐,用一直尺置于其上臂外侧,尺之下端贴紧肱骨外上髁,若尺上端不靠近肱骨大结节,反而贴近肩峰,即为阳性。本试验对肩关节脱位有诊断价值。 3、肩关节外展试验患者取立位或坐位,患侧上肢伸直下垂,然后缓慢外展上举,观察有无疼痛与活动受限。患者取站立位,检查者双手分别按在其双肩上,触摸肩胛骨的代偿活动。患者从中立位开始主动外展运动直至上举过头,若在某一角度出现疼痛或疼痛加剧,即为阳性。 (1)外展始起即有疼痛,见于锁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肱骨骨折、肩胛骨骨折或肩周炎等。 (2)外展越接近90o位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 (3)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到上举时痛反轻或不痛,可能为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或三角肌损伤。 (4)外展至上举在60o-o范围内出现疼痛,称"疼痛弧",此范围外的活动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腱炎或冈上肌损伤。 (5)肩锁关节病变的痛弧在肩关节外展o-o范围内。 (6)被动外展超过90o以上时,肩峰处有疼痛,可能有肩峰骨折。阳性:上肢抬高未达平肩,肩部疼痛即明显加重,以致不能继续上抬。 阴性:上肢抬高与肩平齐,肩部疼痛无加重,高于肩部时可出现疼痛加重,但不影响上肢活动。 阳性提示肩关节或其周围组织病变,如:肩关节脱位、骨折,肩关节炎、肩周炎、肩关节粘连,锁骨骨折,三角肌或冈上肌损伤,三角肌下滑囊炎或冈上肌腱炎等。本试验阴性的肩部疼痛,提示系内脏疾病的放射疼。如:冠心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肺炎、胸膜炎、肺结核、胆囊炎等。 3、前屈内旋试验将患肩前屈90度,屈肘90度,用力使肩内旋,此时肩袖病变撞击喙突肩峰韧带,肩痛为阳性。肩袖损伤者该试验为阳性。 4、毕克征患者坐位,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并向上举起,尽可能向后上方抬肩,检查者握其腕部向后上外拉伸,若出现疼痛或抵抗即为阳性,见于臂丛神经炎。 5、展臂快速伸屈手指试验(间歇波动试验)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外展90度并外旋(手掌向上),做快速手指伸屈运动,如能坚持1min并且双上肢仍保持平举位置,仅有轻度不适,为阴性;如数秒钟即出现前臂疼痛、上肢无力支持平举位而下垂者为阳性,可能为胸廓出口综合征。 6、肋锁挤压试验取坐直位,令患者将肩关节向后向下,类似军人立正位。检查桡动脉脉搏的变化。在这个检查中,必须注意患者的颈部不能过伸,屈伸或旋转,也不能做深呼吸,因上述动作本身就可以引起脉搏消失或减弱,产生假阳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阳性率很高。 7、道巴恩征患肢上臂贴近胸避侧面,肩峰前缘下方可有触痛,上臂外展,滑囊移行于肩峰下,触痛消失,为阳性。见于急性肩峰下滑囊炎。 8、落臂试验检查时嘱患者站立,将患肢被动外展90?,而后放松并嘱患者缓慢放下,若出现患肢突然直落于体侧,而不能缓慢放下,为阳性。见于腱袖损伤或冈上肌腱炎。 9、梳头试验梳头的动作由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综合完成。梳头时若肩膀出现疼痛和运动受限或不能进行,为阳性。见于肩关节周围炎、腋神经麻痹、关节囊粘连等肩关节疾患。 10、臂外展外旋试验患肢侧平举,然后外旋,使锁骨与第一肋骨间产生剪状压力压迫期间血管与神经,阳性表现为患侧桡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因尺神经受压,环指与小指麻木,同时血压降低。见于肋锁综合征。 11、冈上肌肌腱断裂试验检查时嘱患者外展患肢,当外展开始的30?~60?,可见到三角肌用力收缩,但不能继续外展举起上臂,越用力肩越高耸,当被动外展患肢超过60?后,又可主动外展上举患肢,为阳性。见于冈上肌肌腱断裂或撕脱。 12、反弓抗阻试验检查时嘱患者坐位,并将患肢上举过头顶,患者由后向前做投掷动作,同时检查者以手拉住患侧手施加阻力,如肩部有疼痛,为阳性。见于肩峰下滑囊炎。 13、顶压研磨试验检查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外展患肢60?,屈肘90?,检查者双手扶住患肢,以腹部顶住患肘,用力将患肢向肩部顶压,同时双手摇动患肢做研磨动作,如肩部有疼痛则为阳性。见于肩峰下滑囊炎。 14、布莱恩特征患者端坐,检查者观察其两腋部皱襞位置的高低。若一侧皱襞低于对侧,即为阳性。见于肩关节脱位。 15、卡拉威试验用软尺从肩峰绕过腋窝测其周径,与对侧比较。周径增大者为阳性,见于肩关节脱位,因肱骨头以致前下方,与肩胛骨重叠,前后径增宽,故周径变大。 16、摸背试验检查时嘱患者患肢后伸,手指尖向背部对侧肩胛骨触摸,正常时可触及肩胛下角以上,此为肩关节后伸、内旋活动,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时,此活动明显受限。 17、摸嘴试验检查时嘱患者患侧手指经颈后摸对侧口角,正常时能触及口角,此为肩关节的外展、旋外、上举动作,冈上肌腱炎时,此活动可明显受限。 18、科莫利征(Comolli征、椅垫式肿胀)病人站立或坐位,可发现肩胛骨部位肿胀呈三角形与肩胛骨外形相似,好象肩胛骨的椅垫即是。本征对肩胛骨骨折具有确诊价值。 19、雅加森试验(肱二头肌长腱抗阻试验、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肱二头肌紧张试验)令患者屈时90度,前臂旋后,检查者拉前臂抗屈肘,若引起肩痛(二头肌结节间沟处痛)为阳性。说明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属病人屈肘,并同时使前臂旋后,若肱骨结节间沟处疼痛,即为阳性;若让病人在抗阻力情况下完成,为韦尔加森(Vergarson)征。两征都提示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20、斯比德试验为另一种肱二头肌长腱抗阻试验。前臂旋后,肩前屈90度,伸肘位,检查者用手下压前臂抗肘屈曲,出现肩痛者为阳性。 21、前屈上举试验令患侧屈肘90度,检查者以手扶患侧前臂,使肩关节前屈、上举,此时肩袖的大结节附着点撞击肩峰的前缘,肩痛为阳性。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鞘炎该试验阳性。 22、肩外展摆动试验患者取坐位,肩外展,患肢抬高至90?位,检查者扶持患肢作前后摆动,有肩部疼痛即为阳性,常用于肩峰下滑囊炎的检查。 23、撞击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角,防止旋转,另一手抬起患侧上肢,做前屈及外展动作,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疼痛时为阳性。见于冈上肌肌腱炎等。
按姿势判断腰痛原因 1.腰背僵硬、举步维艰型:见于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比如转身、起床等,突然感觉腰部闪一下,随之腰部剧痛,不敢弯腰,走路时小心翼翼,并常以手撑腰,严重时连翻身都很困难,咳嗽一声都会加重腰痛。通常一侧腰部肌肉痉挛,坚如木板,所以也称之为“板状腰”。发生这种性质的腰痛时,医院拍片检查,排除骨性结构的破坏,然后就可以确诊“急性腰扭伤”了。 2.腰动正常、坐卧不宁型:见于慢性腰肌筋膜炎患者,亦称“腰肌劳损”。多为长期伏案或坐位工作的人,觉得腰背部长时间酸痛不适,晨起较为严重,活动片刻会缓解一些,但活动时间稍长腰痛又加重,不能长时间保持坐位,需要不断地变换姿势。腰肌劳损一般不影响腰椎的屈伸活动,姿势基本正常。 3.立如斜塔、卧似弯弓型: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条带状放电样的疼痛,站立时上身向一侧倾斜,其“脊梁骨”不是一条直线,而呈轻度弧形,两侧肩膀明显不等高。而卧床时不能仰面伸直腿平卧,常采取侧卧位并且弯腰屈膝,这种体位可以使腰腿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一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代偿性侧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须尽快就诊,经专科医师查体、拍片后确诊。 4.腰似鞠躬,间歇跛行型:见于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走路时腰部略向前轻度弯曲,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腰腿疼痛加重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但骑自行车时却几乎跟正常人一样、 因为有梦,我才飞的更高;因为有您,我才做的更好;谢谢亲,在我寻梦的旅途;给予的支持、鼓励与关爱。 DoctorPeng在线疼痛诊疗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处理;我不针对任何患者或病情,出于对患者的负责,在不清楚患者的详细病症情况时,我不做任何治疗方面的建议。有一天,您辉煌了,一定要有个好身体,才能享受人生;有一天,您落魄了,还得有个好身体,才能东山再起!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复方芙蓉叶酊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s/98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