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827007.html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之所以治愈本组病人,仅是在临证中运用了《金匮要略》中的一个论点:‘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来进行治疗的。’”流行性疾病变化多端,其治法多随之变化,有其常,亦有其变,临证不可拘泥。(编辑/青立)

流行性“口燥”饮水病

作者/诸葛连祥

一九六一年春季,云南省某县四个公社流行一种严重的咽干口燥喝水的病,患者皮肤渐至枯黑,上下肢不能活动而死亡。

病情非常危急,医院组织医疗队进行抢救,邀我以中医身份参加此队工作。

收医院,住约30余病人,男女老幼都有,病情轻重不一,重的肌肉尽削,皮肤枯黑,形容枯槁,有的上肢和下肢运动极其困难,轻者体格尚好,病者床前都放有装水器皿,为装井水饮用,但都不想进食,询之,都说喉咙太干燥,饮水为滋润咽干,食物因咽干无法吞咽。

望之,患者咽部不红不肿而色白,舌质多淡,诊之六脉细涩或沉弱。按之肌肤冰冷。

这些病人在此之前,曾服过生石膏制剂,以及养阴滋液剂,都无疗效。

余思之,本组病人,青壮年老幼皆有,或一家中有二三人发病,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本病属于流行性病,即“疫疠”。

从咽干喝水症来看,患者都不发热,又非渴饮,当排除里热耗津之思饮;又无阴虚火旺上炎肺金之象;亦非中阳不振,气不布津;或湿郁、痰饮中阻,津气不布。

遂根据《金匮要略》说:“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为有瘀血。”此证为风热病毒自口鼻侵入,伏于咽部,深入经络营血,热毒瘀结不解,遂致咽部干燥不已。不论新久,病位不移,是瘀血之明证。

由于瘀血阻滞,咽干食物不入,气血生化之源断绝,遂致肌肉脱削,皮肤枯黑;肝肾精血日亏,筋骨经脉运行不利,出现上下肢痿软,以致不能活动。

遂诊断为流行性口燥饮水病。

鉴于本证病机为热瘀互结,经络阻滞。故治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处方: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连翘、桑寄生各10克

方剂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上肢经脉,取连翘入心之药,以散经脉结气;活下肢经脉,用桑寄生入腰脊,“资养血脉于空虚之地。(张隐庵)

按发病人数用大锅煎药。

嘱其服法,每饮一口,在咽部含漱,然后徐徐咽下。晚间8时、10时各服药一煎,在夜间12时余按病床访问时,病者咽干、思饮的症状都已得到控制,更煎服第三煎,服后,后半夜都能安然入睡。

第二日早晨诊之,凡手足不灵活的,都有转机,已无一人咽干饮水者。

遂按原方又煎一大锅药,并于早晨煮一大锅稀粥,以滋养胃阴,病轻者中午已能照常吃饭。患者全身转温,当即补充营养,按轻重和需要,以补充衰竭之身体。

第三日,又按原方服药一剂,以巩固疗效。

所以治愈本组病人,仅是在临证中运用了《金匮要略》中的一个论点:“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来进行治疗的,特介绍于上。

推荐阅读

从血府逐瘀汤的运用谈中医的辨证思路(令人恍然大悟)

瘀血证治琐谈

血府逐瘀汤,可以治这些病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长江医话》。编辑/青立。校对/勤莉、张野。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s/112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