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官员:家庭农场将成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情势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没法避免的课题,也是每一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每一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为了更清晰了解这1关乎亿万农民乃至城市居民的议题,《第一财经》日前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  高俊才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经营主体所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大是大趋势。由传统承包户小规模经营向家庭农场适度范围经营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承包户向家庭农场转变  第一财经:十八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促进"三农"发展有哪些亮点和侧重点?  高俊才:有很多亮点和侧重点,我主要谈两点,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这"两化"既具有普遍意义和长远意义,对当前各地区来说也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面对千变万化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千家万户的农民要想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生产经营效益,就要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既需要政府支持、引导和规范,也需要市场拉动,还需要社会氛围,同时更需要农民自觉自愿,这"四个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华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依托"百村视察"项目平台,2012年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45个村3648户农民进行了农民参与组织情况的专题调查,数据显示:参与经济组织的户数占调查总户数的不足6,而期待今后参与合作社、协会等经济组织的农民占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27.5,这说明,一方面目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另一方面今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潜力大。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家庭农潮这个提法,当前国内外的家庭农场情况如何?  高俊才:一方面,从农户平均经营范围看,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大,目前我国农户平均经营范围为0.6公顷,而欧盟和美国的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范围分别为20多公顷和200多公顷,美国的农产品主要是由大农场生产的。  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出现出了一大批经营范围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到黑龙江、河南、安徽、上海等省市调研时发现,家庭农场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大,范围大的家庭农场已到达几千亩乃至超过一万亩。  据有关部门数据,我国目前共有种粮大户(实际上主要就是家庭农场)68.2万户,经营1.34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486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353公斤高出38;全国共有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经营0.72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545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量高出54;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家庭农惩合作社经营的粮食面积总计2亿多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大约1/8,但平均亩产量高38~54,如果今后更多的粮食由家庭农惩合作社生产经营,将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当前对家庭农场的定义还有诸多不同认识,但家庭农场与传统承包经营农户的主要辨别是:前者经营的土地,除自己承包的外大部分是租用他人的承包权,经营范围大;后者经营自己承包的土地,经营范围较小;前者的范围效益明显高于后者。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家庭农惩种植养殖业专业大户共有270万家。近年来一些地方对支持家庭农场出台了扶持政策,比如上海松江区,对家庭农场主不但按经营面积补贴,还对其购买农机给予补贴,如今松江区有家庭农场1200多户,经营面积总计13万多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调查中发现,家庭农场的收入比外出打工高,家庭农场对农村懂经营的劳动力有一定吸引力。  可以说,由传统承包户小规模经营向家庭农场适度范围经营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若干年必将上升为主体情势。政府要统筹兼顾掌控好平衡点,平衡点的一端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另外一端是社会公平和稳定,也就是说,农村土地集中的速度要与人口转移的速度相适应。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方针  :从全国来看,哪些地区的家庭农惩农民合作社发展比较快、经营范围比较大?  高俊才:从调查情况看,1是人均耕地比较多的地区,比如黑龙江,经营范围在万亩以上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已有数百家。为了推动范围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对到达一定范围特别是万亩以上的合作社,省政府通过多渠道资金给予600万元到1000万元的农机补贴,得到补贴的合作社已达700多个。  2是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郊区,对经营范围到达一定水平的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给予资金补贴,鼓励土地流转和范围经营,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你对农业范围经营的发展趋势怎样看?  高俊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非农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经营主体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是大趋势。  生产经营技术,东北等平原地区经营千亩万亩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可以学习鉴戒美国家庭农场的经验;不具有大规模经营的地区,尤其是山丘地区,虽然也要走适度范围经营的门路,但经营范围难以与东北等平原地区相比,可以鉴戒欧、日、韩的经验。  当前农林牧渔仍是我国第一大职业,从业人员3亿多,将来到达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时,只需要1亿乃至几千万劳动力就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需要10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互为因果,而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具有先导性。所以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要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第一财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f/8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