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惠民作用,提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埇桥区认真实施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为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发挥法律援助联络员作用,引导和帮助符合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做好法律援助工作。 李医院输血时受到感染,直到年才发现,万般无奈下来到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后,经过律师的努力最终判决胜诉。现在每年产生的治疗费用都由法律援助律师来帮她索赔。 在区法律援助中心,记者见到了受援人李女士,“因为十几年前的一次医疗事故,医院发生了纠纷,我现在常年吃药,家庭经济上很是困难,后来我就找到了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他们为我指派了一位律师,免费帮我打官司,最终结果非常满意,这项民生工程政策真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年11月的一天,年仅12岁的葛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经事故认定书认定,驾驶员吴某负事故主要责任,葛某被诊断其左侧下肢脱套伤、下肢皮肤撕脱等损伤。住院期间花费了高昂的医疗费用,而吴某仅垫付了葛某某部分医疗费用,拒绝赔偿葛某其他损失。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贫困家庭无法支撑,同年12月,葛某的亲属来到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受理了该案件,并立即指派律师协助受援人请求其前期相关赔偿事宜。 安徽大泽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飞说:“本案伤者前期花费医疗费用30余万元,肇事司机前期仅垫付了医疗费用8万余元,在诉讼过程当中,我们和保险公司达成调解,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先行支付了11万元。” “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一部分赔偿款,孩子也能继续接受治疗了,法律援助真的帮了我们大忙,尤其是张律师帮我们立案、申请、协商,这前前后后都是她在替我们跑,让我们能安心在家照顾孩子,太感谢了。”葛某亲属葛红霞激动地说道。 在埇桥区,像李女士、葛某一样得到法律援助的人还有很多。区法律援助中心以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为抓手,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理念,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重点,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做到应援尽援。据了解,年全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件,完成全年案件任务的.4%。 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武珊珊表示,埇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还将通过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对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等人员,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并充分利用安徽法网网络店铺,提供网上受理服务,推行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工作模式,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解民难、暖民心,全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提质增效,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宿州发布网姜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