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简述烧伤,英文为burn,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发的组织伤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乃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发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产生的事。

医院里的烧伤科,第一感觉就是畏惧,那里有很多被烧伤或被烫伤的病人,有的病人面容变形,有的病人肢体残缺。医护人员给全身烧伤的病人换一次药最少也需要2小时,病房里还会不时地传来病人痛苦的呻吟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烧伤科,听听烧伤那些事儿。

烧烫伤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烧烫伤,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组织的范围和深度,烧烫伤按深度,一般分为三度:

Ⅰ°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

Ⅱ°烧烫伤(其又分为浅Ⅱ°和深Ⅱ°):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

Ⅲ°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遭到伤害,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候反而疼痛不剧烈,由于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破坏了。

其中三度最深,损伤到神经末梢,常常只有靠植皮才有可能修复。

■■■■■这名患者叫许华军(化名),在某单位进行高温作业操作时,不慎被高达上万伏的电弧光烧伤全身,火光快速引燃了衣物,致使许华军全身多处烧伤;被烧伤后的他立即出现了意识障碍,并伴随明显的口渴症状。医院来后,经接诊医生初步诊断,许华军全身创面微肿,渗出少,基底全部皮损,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部份呈蜡黄色,无触痛感,皮肤温度低。诊断结果为:特重度烧伤,即全身多处60%浅Ⅱ°-Ⅲ°烧伤,吸入性损伤(轻度),烧伤休克。面对如此严重的烧伤患者,医院(医院都江堰分院,下简称“阿林医”)烧伤科主任李山川和科室部份医护人员不懈努力,经过复杂而艰苦的救治及精心护理,患者不但保住了年轻的性命,而且逐步恢复生活自理、学习和工作能力,患者本人及家属对科室医疗护理人员表示万分的感谢。

如果说许华军产生烧伤与他的工作性质有关,那末,下面这些烧伤患者产生的烧伤事件可能就存在于你我生活当中。

患者黄刚(化名),因在家做饭时,不慎将油打倒,引燃了身上衣物,火焰瞬间包围了黄刚,经全力扑救,控制住了火势,但被火烧伤的黄刚随即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家人立刻将他送至阿林医烧伤科。据接诊医生张乾医师回想,初见患者时,他的头面颈、四肢、腰部均被火焰烧伤,有的地方肉都烧没了,全身肿胀,毛发也被烧焦了;经初步诊断,发现黄刚口腔粘膜部份已产生溃烂,咽喉充血十分明显,远端血循环差,无触痛感,皮温低;这属于重度烧伤,头面颈、四肢、腰部32%到达深Ⅱ°-Ⅲ°烧伤,吸入性损伤(中度)。听到医生告知结果时,黄刚的家人们心痛不已:“医生,他不会有生命危险吧,你一定要把他治好啊,他才20多岁,那末年轻,不能有事啊!”张乾告知患者家属:“目前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因烧伤面积较大且均为度烧伤,所以对全部救治工作来讲,需要做好长时间医治的准备,现在的医治初步分为4个阶段,在第1、2阶段主要是避免患者肢体缺血坏死,能够安稳度过休克期及感染期;后再采取VSD修复术,增进创面新鲜,最后则是手术植皮。”在和患者家属进行了短暂有效的沟通后,张乾就投入了对患者黄刚的救治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医治,患者黄刚现已康复出院。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而言,救治成功需要帮助患者闯过3道生死关口,第一关休克:大面积烧伤后的48小时,称为患者的休克期;第二关感染: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屏障丧失,抵抗力严重下落,加上烧伤毒素的吸收,均易造成外部及全身感染;第三关修复,患者安稳度过休克、感染关后即进入修复阶段,在修复的进程中同时伴随休克、感染的风险,一样应引发重视。李山川提到:“这三道关口,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来讲,可谓关关皆为鬼门关;”烧伤科的医护人员深知帮助患者闯过这三个死亡关口的重要性,并且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旷日持久”的救治中,会全力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即抢救生命、功能恢复、整形和功能修复重建,“当患者瘢痕稳定,就要根据患者外观破坏和功能损失的情况,再结合患者本身情况,通过手术为主的多种办法,帮助患者尽量恢复外观和重建功能。”李山川这样说到。

患者斐然然(化名)小朋友,4岁,因在家顽耍不当被开水烫伤,入院时经烧伤科医生初步诊断为重度烧伤,即全身多处35%浅Ⅱ°-Ⅲ°烫伤;

患者谢玉常(化名),50岁,其左小腿不慎被开水烫伤,送到医院来时已距其被烫伤超过3个小时的时间了,后经医生诊断为:左下肢12%深Ⅱ°-Ⅲ°烫伤。

以上两名患者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是其烫伤的缘由都一样,均属于被开水烫伤,对这样一类烧伤患者,在救治的进程中,首先要将他们的烫伤部位冷敷,迅速降温,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清算、消毒,做水泡引流,创面外用烧伤药物,同时积极采取抗休克、抗感染对症疗法。

(以上患者图片均为阿林医烧伤科独有,未经许可制止转作他用)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如果不慎被烧烫伤,在因条件和时间有限而未到院医治前,我们都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自救办法,以避免烧伤创面延伸和毛病迷信民间的“土方法”而增加入院后的救治难度,对一些烧伤误区,阿林医烧伤科的医生有话说:

1

误区1:烧烫伤后不能用冷水冲,担心热火攻心

人们常常认为,烧烫伤后不能用冷水冲,否则会起泡。其实,烧烫伤后是不是起水泡,与烧伤缘由及深度有关,与烧伤后是不是接触冷水并没有必定的联系。同时在民间有烧伤后着水会热火攻心的毛病说法,也有人认为自来水里细菌太多,因此不能用来冲创面;其实相比细菌感染的风险,不能及时降温带来的危害是更大的,用自来水迅速降温可以使创面迅速冷却,避免高温造成皮肤更大面积的伤害;通常自来水清洗是不容易造成感染的。

医生建议:烧烫伤后使用冷水降温,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办法,特别合适四肢的浅度小面积烧烫伤。要立即使用和缓、活动的清洁冷水冲创面30分钟,一方面可冲洗掉创面表面污染物,另一方面可减轻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及水肿;不可以直接冰敷,以避免冻伤。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硫酸烧伤则不宜直接用冷水冲洗,应先用干抹布将硫酸擦干,再用冷水冲洗。

2

误区2:迷信偏方

民间有一些医治烧烫伤的“土方”,有人认为在创面上涂抹芦荟、鸡蛋清、酱油、醋、牙膏、盐等不会起泡,其实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有时乃至会加重伤势。

烧烫伤最担心的是创面感染,上述这些土方法一方面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视察和判断;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东西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病菌,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特别是大量的盐涂撒于创面后,不但会致使细胞脱水而加深创面,而且盐经创面吸收入血管后,会破坏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严重者可造成生命危险。

医生建议:不管烧伤是Ⅰ度还是Ⅱ度,最好的办法就是简单地用清洁的冷水降温,不要私自用民间一些“偏方”处理,医院医生还要进行清洗,增加了医治的难度,同时也为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

3

误区3:烧烫伤后要立即脱除衣物

被烧烫伤时,许多人都会赶快脱去被烧烫伤部位的衣服或鞋袜,这类做法极易使已分离的水泡表皮撕脱,不但给患者带来了疼痛,还会因创面暴露在外,增加感染的风险。

医生建议:烧烫伤的急救要点是制止燃烧进程、减少创伤程度,可选用大量清洁冷水降温。同时,应尽早脱除戒指、手表、皮带、鞋,(因烧伤创面肿胀后不容易脱除,会影响血液循环),当心脱除烧过的衣物,对粘着伤处的衣物不可使力剥除。

4

误区4:水泡不可弄破或全部撕破

许多人认为剪破水泡会感染或留下疤痕,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医生在引流水泡液前会对烧烫伤部位消毒处理,剪破水泡皮不会增加感染机会;疤痕和烧烫伤深度有关系,而和水泡皮无关;水泡液中含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等成份,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妨碍伤口愈合,剪破水泡皮、充分引流出水泡液才能更有利于皮肤愈合,但发现水泡不能自行用剪刀将皮挑破剪掉,这相当于将封闭的创面变成了开放的创面。

医生建议:水泡如果较小,可暂时无需弄破,待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较大,或其位置在关节等活动频繁处及易磨擦处,为避免不当心弄破水泡,造成更大的伤口,可用无菌针头、棉花棒将其刺破后,吸干组织液,再消毒,给予无菌纱布覆盖,或由医生视情况的需要,给予药物处理。

写在最后据统计,每一年因意外伤害的死亡人数,烧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而且在交通事故伤害中也有大量伤员合并烧伤。中国烧伤年发病率约为1.5%~2%,即每一年约有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约5%的烧伤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不管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时刻注意安全,尽可能避免烧烫伤事故的产生。当在生活中产生烧烫伤时,医院烧伤专科救治。









































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f/11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