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本病例的目的,是希望新型敷料与湿性愈合理论被更多的医生所认识,「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伤口使用正确的产品」,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在进入正文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使用新型敷料进行换药的病例: 1基本资料:患者,男性,68岁。入院诊断:1.放射性皮炎2.下颌骨癌术后3.白细胞减少症4.下颌角软组织感染入院评估:右下颌角皮肤可见皮肤破溃,创面大小约3cm*4cm,可见渗出。2诊治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局部破溃处予换药处理,并根据分泌物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并予接触隔离等对症处理。期间复查血象提示白细胞下降,予瑞白针升白细胞治疗。经过10次换药,住院27天,患者右下颌皮肤溃疡好转出院。现将换药经过及敷料的选择的视频如下:点击进入小程序查看视频第一次换药:-04-10 伤口评估:揭开纱布敷料后,创面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附着。局部胀痛,NRS评分1分。 局部处理: 1.伤口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用生理盐水将分泌物清洗干净,可见肉芽组织为黄白色,创面上有一白色异物,触感如骨质,用血管钳将其取出,是一片状小碎骨。 2.取出碎骨后,用无菌干棉签试探,可探及一约1.5cm深的窦道,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银离子油纱条填塞窦道 3.创面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覆盖,外用泡沫贴敷料(10cm*10cm)覆盖。视渗液情况换药。 第二次换药:-04-13 伤口评估:揭去敷料,可见伤口渗液量多,呈黄白色,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肉芽组织较之前新鲜,窦道已闭合,伤口床边缘组织有部分水肿。根据渗液量及伤口边缘状况,提示换药间隔3天时间太长。 局部处理:取伤口分泌物送培养及药敏。本次换药除未用银离子油纱填塞窦道外,余按第一次换药方法处理。 第三次换药:-04-15 伤口评估:伤口渗液较前减少,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可见伤口面积较前缩小,伤口肉芽组织新鲜,伤口边缘水肿减轻。 局部处理:创面用银离子藻酸盐,外用泡沫贴(5cm*10cm)固定,无黏胶的一边泡沫贴用水胶体透明贴(3.5cm*10cm)固定,使敷料处于封闭状态。 第四次换药:-04-17 伤口评估:伤口肉芽组织较之前新鲜,伤口边缘的水肿较之前减轻。 局部处理:所使用的敷料与第三次换药相同(内层用银离子藻酸盐,外层用泡沫贴+水胶体透明贴)。 -04-20至26日,共换药3次(第五~七次换药由主管医生完成),方法同上。但换药时未留照片。 第八次换药:-04-27 伤口评估:揭开敷料后见伤口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但伤口边缘有偏黑色水肿,用血管钳触之有波动感,将其刺破后有暗红色血水流出。 局部处理:尽可能将水肿处的血水挤出,局部破溃处放银离子藻酸银敷料,外层固定同第四次换药方法。 第九次换药:-04-27 伤口评估:伤口渗液明显减少,溃疡面较前缩小,边缘水肿发黑已消失。 局部处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局部,内层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外层用水胶体透明贴(5cm*10cm)固定。 第十次换药:-05-04 伤口评估:内层敷料吸收渗液已趋于饱和,揭开敷料见溃疡面明显缩小。 局部处理:用生理盐水清洁后,破溃处创面放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外层用水胶体透明贴(5cm*5cm)固定。嘱患者7天后返院换药。 上下滑动查看换药过程3案例小结:这是一例受新冠疫情影响的肿瘤患者,下颌骨癌术后进行放疗,放疗区皮肤并发放射性皮炎,局部皮肤破溃一个月,医院换药,结果皮肤溃烂不愈。本次换药,是在湿性愈合理论指导下通过选用不同的新型敷料对伤口进行处理,虽然过程中曾因为换药间隔时间太长而出现伤口边缘水肿,但通过调整换药频率、选择不同敷料,最终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湿性愈合知多少 1湿性愈合与新型敷料Winter博士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湿性愈合理论对于开创伤口治疗革命起了重要的作用。Hinman和Maibach在人类研究中印证了Winter的发现,即湿性环境下上皮化速度快。这些研究共同奠定了人们对湿性愈合理论认识的基础,当今医疗界,湿性愈合理论与湿性敷料已经被广泛接受。过去人们用简单材料对伤口进行覆盖,顶多可以对伤口起到被动保护。相对于传统的纱布,现代敷料的优势在于可以维持伤口的平衡湿性环境,促进伤口愈合,不黏连伤口,减少患者疼痛,减少更换次数,经济高效。湿性愈合的重要性推动了新型敷料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有大量的新型敷料可以选择,这些新型敷料不仅可以保护伤口不被感染、吸收过多的渗液,还可以主动刺激细胞增生和促进上皮细胞爬行,伤口治疗的水平得以提升。2新型敷料的优势和缺点敷料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藻酸盐、抗菌敷料、泡沫、蜂蜜、水胶体、亲水纤维和水凝胶,每种敷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应症,应该根据患者和伤口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敷料,决定用或不用某种特定敷料在伤口管理中是最难的。下面我们简单介绍本病例中用到的3种新型敷料的优势和缺点:第一种:银离子敷料特点: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菌敷料,能快速杀菌,并持续释放低浓度银离子,抑制微生物增长和促进伤口愈合。杀菌效力维持3~7d。例如对于窦道或潜行等需要填塞的伤口,可使用藻酸盐银或油纱银;对于渗出较多的表浅伤口,可使用泡沫银或油纱银加二层吸收性敷料以减少成本。适应症:可用于严重污染伤口、感染伤口和糖尿病足溃疡等。优势:控制和预防伤口感染,保护伤口边缘,防止周围细菌入侵;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不粘连伤口,更换时不引起伤口疼痛,不造成二次损伤;快速吸收大量渗液,溶解坏死组织;释放银离子,广谱、持久杀菌,控制感染;提供湿性愈合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缺点:使用时间超过2个月应重新评估伤口情况,进行敷料的选择;避免使用在生长良好的肉芽伤口上;有些银敷料会有轻微着色,生理盐水可以清洗擦除;不能用用于银过敏患者,可能抑制角质细胞活性。第二种:泡沫敷料特点:泡沫敷料通常为多层结构,一般由防粘连伤口接触层、渗液吸收层、防水阻菌的背衬等组成,不易与伤口床粘连,不会形成密封空间,具有很好的吸收性能。可用于:压疮治疗和预防、轻度烧伤、糖尿病足溃疡等。优势:舒适、不粘连伤口;吸收性能高;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溶解坏死组织;更换频率低。缺点:渗液较多时,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可能会引起伤口周围皮肤浸渍;不能用于焦痂或干燥的伤口;有些不能用于某些种类的伤口,如感染伤口或窦道伤口;不透明,不利于观察;可能需要使用二层敷料或胶带固定。第三种:水胶体敷料特点:水胶体敷料具有一定的渗液吸收能力,含有胶体颗粒,如甲基纤维素、明胶或果胶,当与渗液接触时可以转变为胶冻样物质。使用时需要一定的技巧,如适应症和使用时间等。适应症:烧伤、压疮、静脉炎、术后伤口、急性擦碰伤等。优势:可促进自溶性清创;封闭伤口床,保护伤口;防水阻菌,防止尿液和粪便污染;具有中度渗液吸收能力。缺点:粘性较大,如果使用较短时间就去除,可能造成皮肤撕脱伤;吸收渗液后敷料局部会变为白色,可能造成误会;可能会在伤口床留下残留物,被误认为感染;敷料边缘容易卷边;不适用于感染伤口。编辑:刘海洋 投稿及合作:liuhaiyang1 dxy.cn题图: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1.魏力,主编.伤口护理实践快速成长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伤学院.伤口敷料:发展中的艺术与科学.慢伤前沿,-04-22.3.不同敷料的优点和缺点.慢伤前沿,-06-28.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f/111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