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全国护肤日,该健康日由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倡议并设立。

“在我们皮肤科医生眼里,健康皮肤日常护理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防晒和保湿。

“现代人的多数皮肤问题,都是由不当护理引起的,护肤日的推广就是为了科普正确的护理方式。”

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医院皮肤科主任陶承军说,现在正值盛夏,我们就一起聊聊防晒这件生活中的“小事”。

户外活动不防晒会怎么样?

5月初接诊了今年第一例大面积晒伤

游泳致全身60%灼伤

红肿消退后色素沉淀

最快三个月才能恢复

“每年5月以后,日光晒伤和日光过敏患者人数就会明显上升,目前已占到皮肤科日门诊量的1/5。”

5月初,陶主任就接诊了一位从海南旅游回来的林女士,全身60%灼伤,来医院的时候后背和四肢都有不同程度的红肿、脱皮、脱屑。

“我一直在水下游泳,居然还晒得这么严重。”林女士说,自己游泳后过了2小时就出现红斑了,第二天背部、手臂大面积发生红斑、肿胀,第三天就赶回杭州了,但现在疼得要吃止痛药。

“游泳几小时?没有补涂防晒霜吗?”

“那天没有擦防晒霜,我想擦了游泳也会掉,而且水不是本身可以起到防晒隔离作用吗?”心大的林女士自己开了个脑洞。

“水没有防晒作用,水是完全透光的,它只能麻痹皮肤起到一定的镇定冷却作用,但海南这个季节可见光和紫外线强度都很高,你的晒伤一方面是因为可见光热度灼伤,另一方面则是紫外线中波UVB导致。”

陶主任摇头,每年都有晒伤的人,但这么大面积的并不多,他给林女士开了内服外敷的药,嘱咐她千万不要去抓——脱皮处如果主动撕破,会延长恢复时间;而红肿褪去后,晒伤的部位肯定会有一定程度色素沉着,坚持用外擦药会改善症状,但最快也要三个月才能恢复了。

“还有,这三个月内,一定要注意防晒!”

防晒只是防晒黑吗?

色斑、皱纹、松弛、炎症.......

你害怕的这些脸部衰老问题

80%由光老化引起

紫外线(ultravioletradiation,简称UV或UVR)在日光中约占6%(可见光占52%,红外线占42%),但UV对皮肤的危害早已得到全球皮肤科共识。

陶主任介绍,UV按波长长度可以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C大多被臭氧层吸收、散射,到达地面量很少,此处忽略。

UVA

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nm,穿透力超强,一年四季、所有地区、无论天气都存在,它不仅可以穿透玻璃,而且80%可到达皮肤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

皮肤伤害:晒黑、晒斑、皮肤松弛衰老的终极元凶。

杀伤力指数:五颗星。

防晒难度:五颗星——就算下雨、下雪,你在室内,你看不到什么太阳(可见光),UVA依然可以穿透云层、玻璃和你的表皮伤害你。

UVB

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nm,穿透力一般,只能到达皮肤表层,而且普通玻璃就可以阻挡;UVB强度一年四季并不平均,夏天和每日正午会比较强烈,因此容易晒红的人夏天中午尽量避免半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皮肤伤害:可以使皮肤短时间(25分钟)内被晒红、晒伤、甚至出现脱皮、水泡症状,长时间过度暴露也会晒黑。

杀伤力指数:三颗星。

防晒难度:两颗星——室内基本没有UVB,所以避免每天在日晒最强的12:00-14:00外出就可以躲开UVB,此外,防晒霜SPF就是UVB防晒能力标识,勤补擦可有效防护。

“前面提到过的林女士,其晒伤就主要由UVB引起,但其实选择SPF指数较高的防水性能防晒霜,就完全可以有效避免这么严重的晒伤;但UVA较难防范,需要全方位的努力。”

陶主任提醒,之所以把UVA的杀伤力列为五颗星,是因为长期日光照射会加速皮肤衰老,而这一变化主要由UVA引起。

“光老化即光暴露部位皮肤粗糙、皱纹增多和色素加深,皮肤弹性降低,松弛老化,可以说,皮肤衰老80%来自光老化,20%才是自然老化。”

所以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不仅仅是晒黑,更可怕的是晒老。

防晒到底有多重要?

致癌物共分5类

其中1类是致癌性最明确的

阳光就是1类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年将阳光分类为I类致癌物。

“皮肤癌主要由暴晒和家族遗传等因素影响,因为强日光可引起细胞膜结构异常,DNA变性,引起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等。”

陶主任提醒,幼儿们尤其要防止晒伤——法国国家预防与健康教育局曾发出警示:3岁以前晒伤一次,成年后皮肤癌发生的风险就会翻倍,所以宝妈们自己防晒之余也不要敷衍宝宝们的防晒工作——

6个月以下避免阳光直射,多用物理方法防晒,比如佩戴太阳眼镜、穿防晒服、戴遮阳帽,使用的推车最好也有防晒效果,6个月以上可以涂些防晒霜。

“最后补充一点,很多宝妈喜欢抱着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以补充维生素D,但维生素D由紫外线中的UVB促进产生,看过上文应该了解,UVB穿不过玻璃,这样晒多了对宝宝并没有什么好处。”

女明星们是怎么防晒的?

她们个个对阳光严防死守

这些防晒方法到底好不好呢?

接下来我们谈如何防晒。

先举几个例子:

你认得出这是李冰冰吗?度物理防晒,这是她的日常户外穿搭。

范冰冰:这是录节目时的穿搭,时尚度?不重要的,帽子、眼镜、伞、臂套都得用起来,两位冰冰看起来都是物理防晒拥护者,但其实......物理防晒都愿意做全套的人你觉得她们会不涂防晒吗?

古力娜扎:真人秀的镜头记录了她每时每刻都在喷防晒喷雾,带火了各品牌的喷雾,不多说了......

大甜甜:不但要擦防晒,要勤擦,还教大家再多抹一层爽身粉,好让防晒霜“化”得慢一点,这个小技巧其实挺实用的,可以试试。

宋轶:女明星中数一数二的白皮了,她说自己拍外景时每两天用掉一罐防晒,1个夏天用完20-30罐......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采取了防晒措施还是变黑,可能真的是没用够量;要加量且多次,尤其是露肤部分。

当然,并不是所有明星采用的防晒技巧和防晒品都是正确的,想学习最科学的防晒方法吗?请看下面——

如何防晒?如何挑选防晒品?

防晒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以下满满干货

让你迅速掌握防晒技巧

第一步:先看懂防晒品上的指数:

1.SPF(日光防护系数):是评价防晒化妆品防止皮肤发生日晒红斑的能力,也就是主要防护UVB,SPF值越大,防日晒红斑效果越好;

2.PFA(UVA防晒系数,包装上标示为PA):是评价防晒化妆品对皮肤晒黑的防护指标,PFA=使用防晒化妆品防护皮肤的MPPD/未保护皮肤的MPPD(MPPD为日照2-4h后,在照射部位皮肤上产生轻微黑化所需要的最小照射剂量或最短照射时间)。

PFA值为2-3,标识PA+;PFA值为4-7,标识PA++;PFA值为8-15时,标识PA+++;总之PA后面+越多,UVA防晒系数越高。

第二步:纯物理防晒,即遮挡性防晒:

遮阳伞、太阳帽和衣物等织物产品可直接遮挡日光——织物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其紫外线吸收能力就越强,防晒效果越好;

例如防晒帽,帽檐的边长最好在7.5cm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建议选购UFP25,UA透过率5%标识的织物产品;

眼睛也要防晒,太阳眼镜不仅仅是装饰品,应选购覆盖全部UV的遮阳镜,镜片以深色为宜。

第三步:防晒化妆品类型:

乳化型是最常见的类型,防晒剂原料易于分散,产品基质稳定,更容易制备高SPF值产品,其中油包水型(W/O)耐水性能好,而水包油型(O/W)使用感更好,可面部使用O/W型,身体使用W/O型。

防晒油皮肤附着性好,防水效果突出,但使用起来比较黏腻,可在水上运动时选择;

喷雾剂使用方便,感觉清爽,但防晒效果不稳定,耐水性较差;

气溶胶型如防晒摩丝涂抹面积较大,也无油腻感,可用在头发;

固体型防晒剂主要见于彩妆如粉饼、粉底、口红等,其中可能添加其他粉质原料如滑石粉、云母等也有物理遮挡作用,所以这类产品其实防晒效果不错。

第四步:口服药物或食物补充剂:

通过对抗光氧化损伤、修复细胞膜和DNA、减少炎症反应等途径,减轻光损伤。

食物:胡萝卜素、多酚(类黄酮、白藜芦醇)、益生菌、硒、大豆异黄酮、巧克力、咖啡因、必需脂肪酸等;

药物:维生素C/E、烟酰胺、非甾体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布洛芬、吲哚美辛)、糖皮质激素等。

以上为系统性光保护剂,可在日晒前、或光感性患者在夏季到来前使用,以增强皮肤对UV的耐受力,日晒后服用也可以治疗照射造成的皮肤损伤,视具体情况,可单用或联合使用上述物质数周到数月。

但相应的要提醒,有些药物或食物具有光感性,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雌激素类、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维A酸类等药物;灰菜、茴香、苋菜、芹菜、无花果、芒果、菠萝、木瓜等食物,在阳光下长时间活动时应注意避免食用或接触这些光感性物质。

第五步: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晒化妆品:

(以下为WHO建议)

在没有紫外光源的室内活动,不需要使用防晒产品;

室内可能受到UV照射的活动(靠窗、接触较强紫外灯光源、强荧光灯、驱蚊灯、娱乐场所的霓虹灯光等),选择SPF15/PA+以内的产品;

阴天或树荫下的室外活动,选择SPF15-25/PA+或++;

直接在阳光下活动,选择SPF25-30+/PA++或+++;

高强度UV:雪山、海滩、高原等环境,或春末、夏季阳光下活动,使用SPF50+/PA++++;

如活动涉及出汗或水下工作,应选择防水抗汗类产品。

涂擦时间、剂量与频率:在出门前15分钟涂抹产品。一般产品需每隔2-3小时重复涂抹——涂搽量以1分币大小产品涂敷于全面部为宜。

▼往期精彩▼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到底是什么病?贺培坤:会引起心脏肥大、早搏、房颤等

儿子这么大了为什么还每晚画“地图”?妈妈为此伤透了脑筋

考试前有家长给孩子吃“聪明药”利他林就为临场发挥好一些真的有效?什么人能吃什么人不能吃?看看浙一医生的回答

70后海归回杭创业遇瓶颈,关键时刻,他做了一个选择……

得了这个病吃饭真的是太痛苦了!五个医生亲自体验,两个吃不消中途放弃

记者章贝佳

编辑潘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by/115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