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专家 李拥军 _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_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血管专家委员会委员。 _擅长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外周动脉瘤、内脏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等疾病的诊治。 _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腿部健康与我们全身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 我们腿部血管的一些变化,很可能是癌症发出的预警信号。 No.1 腿部疾病莫小觑 这两种的腿部疾病不容小觑—— #1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腿部疾病,静脉发生迂曲和扩张,表层血管会变得像蚯蚓一样,且明显凸出于皮肤。 大家通常认为静脉曲张是个小病,问题不大,但医学上将静脉曲张分为六期,严重时会出现水肿、无法持久站立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常站立是静脉曲张的高风险因素,教师、主持人、护士等都是静脉曲张的高风险人群。静脉曲张的患病概率与家族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父母若患有静脉曲张,子女得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将比一般人更大。 很多患者的腿部会出现鼓胀,久站之后有明显的胀痛感,而洗热水澡或泡脚后,由于血管扩张,这种不适感会更加明显,在半夜也会出现抽筋的症状。 专家提醒 虽然静脉曲张与癌症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长期置之不理,会引起皮肤发黑、出血、色素沉着等问题。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是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导致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引起肢体慢性缺血。 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主要患病人群为老年人。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及吸烟等不良行为都会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风险,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会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前期表现为下肢凉、麻木以及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后期会发展为腿部皮肤发红,出现缺血性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有截肢的风险。 专家提醒 虽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不是“癌症腿”,但也不可轻视。在医学上对疾病危害性排序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害位于乳腺癌和结肠癌之间,它的危害比结肠癌小,却更甚于乳腺癌! No.2 警惕腿上的癌症信号 腿部发黑是一种“特殊血栓”的症状之一,与癌症有着密切联系,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溃烂、流脓等表现。 这种“特殊血栓”叫作下肢深静脉血栓,几乎所有癌症都与血栓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但发生率有所不同。 研究发现,与血栓相关的“头号癌症选手”是肺癌,其次是胰腺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乳腺癌、肠癌、肝癌、胃癌等常见癌症也都与血栓存在关联。 癌症和血栓之间就像一对“难兄难弟”,它们相互陪伴,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是非癌症患者的6倍。 癌症患者的第一死因是癌症本身,但第二死因往往就是血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当中,有5%的患者合并患有肿瘤,这个比例并不算低。 患上癌症后,癌细胞会侵犯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癌细胞侵犯脏腑,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功能,一旦进食功能受到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会大幅下降,只得通过输液手段给机体提供营养。 卧床和插入血管的注射针都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因素,卧床降低了机体的运动量,也会让血液凝固状态上调;而针管在血管中会占据一定的空间,造成血液流速减缓,更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专家提醒 一旦发现自己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就要联想到是否受到了肿瘤的威胁,最好立刻进行检查。如果患病人群是老人,更要高度怀疑是否有患癌症的可能,做好癌症早筛。 ??:为什么动脉血栓与癌症的关系不大,反而是静脉中的深静脉血栓与癌症紧密相连呢? 动脉和静脉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输送管道,动脉通过心脏的泵血功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动脉中的血液流动速度很快;而相反,静脉血的流动速度缓慢,更容易受到机体凝血机制或血管受伤状态的影响。所以静脉形成的血栓与癌症的关系十分紧密,是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窗口。 “老烂腿”是深静脉血栓最晚期的表现,这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有三种: 1??绷脚尖时小腿肚子疼痛; 2??双腿粗细不同,伴有绷脚尖时小腿肚子疼痛; 3??短期内出现静脉曲张、水肿、疼痛。 这三种情况都预示着静脉血栓的风险,一定要提高警惕。 温馨提示 深静脉血栓常用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压力治疗,例如穿弹力袜、绑弹力绷带等。进行压力治疗时,最好选用含棉量较高的短延展绷带,如果是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选择延展性较好的弹力袜。 文章选载于年第4期《祝您健康·养生堂》 原标题:透过双腿看癌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zl/122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