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现在它的发病率,在我国已经高达2%。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血糖过高及出现尿糖。病人的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及疲乏、消瘦等。病情严重时,可以影响病人的生命。患糖尿病以后,有30%~80%的病人有皮肤损害。如果出现了这些皮肤损害,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所以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下面介绍一些糖尿病常见的皮肤病变。皮肤感染糖尿病发病的时候,病人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增高,这样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1/3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例如,病人经常患有疖肿、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口腔部位经常出现“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称为“念珠菌”的霉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感染还可以发生在指甲、男性的外生殖器龟头。皮肤上的癣病也是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癣病。皮肤瘙痒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状的,占病人的1/5。这种瘙痒是一种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顽固。在糖尿病的早期,这种瘙痒症状非常多见。当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明显缓解的时候,皮肤瘙痒也可能逐步消失。感觉异常有1/10的糖尿病病人,患有周围神经的病变。例如感觉异常,包括有皮肤麻木、针刺感、疼痛或灼痛感等,特别是病人的足部,更容易发生感觉异常。所以有些病人在没有发现糖尿病以前,经常先到皮肤科检查。还有的病人下肢出汗减少或无汗;当环境湿度增高时,患者其他部位出汗增多。糖尿病性大疱病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患者手脚处的皮肤并发症。这种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边也没有红晕。一般经过数周可以自愈,或者消退后在皮上遗留有色素沉着。这种大疱病往往发生在糖尿病病程长、全身状况差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身上,所以病人的预后差,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糖尿病性黄瘤糖尿病性黄瘤是膝、肘、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医学上称为“结节”)。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一般没有瘙痒等自觉症状,摸起来略比周围的皮肤硬。临床医案吐某,女,63岁。以糖尿病为主诉就诊。患者体形偏胖,神志清,患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曾服用二甲双胍、消渴丸等,但血糖时有波动,波动在7.8mmol/L-15.6mmol/L。近两年时间,出现双下肢麻木、胀痛,呈手套样感觉障碍,并逐渐出现双下肢行走不便,伴有明显的口干,多尿、多食不明显,双手心发热,失眠,健忘,腰部酸困。查体:双下肢轻度水肿,右脚第三趾变形,脚底四处较深的溃烂面。科内指尖血糖11.7mmol/L。舌红,有瘀斑,少苔,脉细数。用药: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15g,生石膏30g,寒水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20g,生地12g,苦参15g,黄芩12g,滑石10g,桂枝9g,干姜6g,川牛膝10g,木瓜20g,秦艽10g,威灵仙20g,丹参10g,粉葛根30g,水蛭6g,甘草10g。5剂颗粒剂,开水冲服,饭后半小时温服。这段时间集中办理慢病,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感染、糖尿病足很多,给他们治疗原发病同时,清创换药皮肤感染部位,有的脱疽很厉害,才知道糖尿病并发症比我们想象严重。积极治疗原发病,将血糖控制平稳,降低并发症发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s/130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