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 特应性皮炎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研究 窦侠,周静,徐宁,吴瑕,张杰 作者单位:深圳,医院皮肤性病科 作者简介:窦侠,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过敏性皮肤病 目的 了解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atopypatchtest,APT)结果与特应性皮炎发病及临床表型的关系。 方法 对7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常见食物过敏原斑贴试验,并与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以及临床表型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5种食物过敏原中,牛奶APT阳性率最高(24.3%),小麦阳性率最低(16.0%),各种食物APT阳性率均高于相应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及sIgE阳性率。各种食物过敏原APT、SPT和sIgE3种诊断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差(Kappa值均<0.75)。儿童(≤14岁)患者各种食物过敏原APT阳性率均高于青少年成人(>14岁),但是仅有牛奶(P<0.01)和大豆(P<0.05)AP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鸡蛋白、牛奶和大豆APT阳性率与特应性皮炎病情严重度评分呈一致的升高趋势,但是只有鸡蛋白阳性率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麦和海虾APT阳性率与病情严重度评分无相关性。 结论 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可作为辅助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之一。 婴幼儿和儿童AD患儿经常会伴有食物过敏,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口服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依据口服激发试验的结果,大约有1/3的重度AD患儿伴有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对于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目前多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或抽血检查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来诊断。SPT可以检测皮肤中存在的食物过敏原sIgE抗体,诊断的敏感性高,但是特异性较差,在不同人群、不同食物过敏原的研究中SPT的95%阳性预测值差异很大。外周血食物过敏原sIgE的检测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可比性较差、由于交叉过敏或泛过敏原造成的假阳性反应等。在AD患者中食物过敏的表现除了IgE介导的速发反应,还有非IgE机制参与的迟发反应,表现为湿疹加重和瘙痒症状或消化系统的症状,而SPT和sIgE检测对于这种迟发反应的诊断价值较小。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11(3):-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s/110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