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不少老年人夜晚上床睡觉脱衣时,身上的皮肤就会痒起来,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有时,会抓破皮肤才能稍稍止痒。这种现象与季节、天气、寒冷、温差变化有密切关系。医学上,称之为“冬季瘙痒症”。冬季瘙痒症的起因是什么?如何缓解呢?今天,小编就来聊聊老年护理之“痒”的话题。为啥“痒”易发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原因:1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削弱,皮肤会出现萎缩、变薄、少汗、缺乏皮脂等情况,在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下,很容易出现瘙痒。2生活习惯热水洗澡:中老年人由于其他身体问题,会导致温差感偏低,总觉得浑身冷飕飕的,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体寒”。因此洗澡、洗脸方面特别爱用温度高的水,需要通过高温水的冲洗,洗个所谓的“热乎澡”。但高水温会刺激表皮,抑制汗液和皮脂的分泌,让原本干燥的皮肤更加干燥。而高水温也会给血压、心脏带来超负荷。肥皂至上:这个岁数的人群,在年轻时由于没有沐浴产品的出现,大部分人都养成使用肥皂或香皂洗澡的习惯,认为洗完后干涩的感觉就是清洗干净的表现,导致对皂类产品的认同度高。很多老年人也比较重视消毒的重要性,还会使用硫磺皂,感觉硫磺是个好东西,可以通过硫磺的成分达到消毒皮肤的作用。其实不然,肥皂、香皂的碱性成分相对要多,尤其是硫磺皂,这些产品对于老年人来说,刺激成分会更大。3饮食饮食太素:许多老人以素食为主,惧怕吃高脂肪食物,到了冬季仍然坚持素食。其实,这样对健康是不利的。脂肪能产生热量帮助人们抵御寒气,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辛辣御寒:有的老人到了冬天特别喜欢喝酒,意在御寒。但酒后身体发热只是一时的,更多的会促使皮肤干燥。当然,其它的辛辣食品也如此,特别是常吃火锅,不仅使人容易上火,对皮肤的保养也十分不利。防痒误区解决皮肤干燥不能只做表面功夫。生活中的一些补水方法可能反而是错误的,给皮肤带来更多的压力。比如,1大口喝水,过量喝水科学证明,一下子喝很多水对于缓解肌肤干燥的效果微乎其微。饮水过多,大量排尿还会带走体内很多有用的电解质和矿物质,而这些都是肌肤中重要的锁水元素。2使用不含油分的护肤品肌肤补水的同时需要适量的油脂来锁住水分,尤其缺水更缺油的特干肌肤,只有先补油,再补水才能达到好的补水效果。保湿集锦皮肤干燥是造成皮肤瘙痒的主因,因此,解决老年人的瘙痒症,保湿是关键。℃洗澡洗澡的水温最好不要超过40℃。洗脸的话,建议用中低度的清水即可,这里的中低度一般是指20℃左右。冬季老人洗澡次数不要过多,一般平均每周一次为宜;不要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药皂,应选择中性护肤浴皂或沐浴乳。2适量脂肪,少辛辣适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可以预防老人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并且,脂肪食物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摄入,它们有防治皮肤干燥和老化的作用。另外,少吃辛辣的事物。护肤食谱: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梨、胡萝卜、猪肉等;含胶原蛋白的事物:木耳等,可使皮肤弹性增强,皮下组织丰满;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红枣,维生素含量高于苹果20倍;其他:白果,敛肺气、通畅血管、润皮肤。3正确饮水适量饮水,每天宜喝两升水可以补充水分,滋润皮肤。在恰当的时间补充适量的水分,不仅有保湿作用,还能配合身体的循环时钟。老人饮水“黄金时间”早晨起床后:使血液正常循环,有预防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疾患发生的作用。早晨喝水最好是空腹,以小口的缓慢速度喝下毫升的水,喝完后做简单动作不可静坐。上午10:00左右:人体一天中生物钟最旺盛的时间,应补充毫升水。下午15:00左右:喝下午茶的时间,喝毫升。 睡前:饮毫升,对于老年人或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可以预防致死性梗塞。不少老年人不习惯睡前饮水,怕起夜。其实老年人膀胱萎缩,容量减少,不饮水照样要起夜。 半夜:饮毫升,老年人由于肾脏收缩功能减退,夜间尿多,这就导致体内缺水,易使血液粘稠,心脑血流阻力大,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变。因而,半夜饮水很重要。4护肤品要选对单纯的四肢、后背和腹部的瘙痒还跟皮肤干燥有关系,这时候最好使用一些护肤品。尤其在冬季,天气阴冷,皮脂代谢变慢,如不人为的帮助保护皮肤,而去等待皮肤自行缓解,那么时间就相对会很长。老年人洗完澡后可以适当涂抹一些护肤品。这里的护肤品跟年轻人的瓶瓶罐罐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涂抹凡士林成分、芦荟成分的就可以了。成分越简单对老年人来说就越好。5皮肤镇定小秘方瘙痒甚者,可服些镇静药。自己可配制外用药,取甘油28毫升,75%酒精14毫升,加入水至毫升即成。可随时涂擦,对皮肤干燥者尤其适宜。中医内服养血驱风药,外用中药煎洗,常用的配方是:地肤子、苍耳子、蛇床子、苦参各50克,放入纱布袋中,煎煮后,加适量水达到适宜温度,洗皮肤刺痒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健康晚年,尽在医养中心咨询专线-汉马汇三个关键词告诉你欣赏马术比汉马汇三个关键词告诉你欣赏马术比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f/33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