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养脾清热利湿

  体质特征面泛油光、容易长痘生粉刺、口苦口干口臭、总是感觉困倦、心烦、懈怠;小便短黄、大便燥结或恶臭。

  性格表现 易心烦急躁

  如果一个人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容易长痤疮,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很可能是湿热体质。所谓的“湿”通常说的是“水湿”。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如果脾虚不能正常运化,就会造成“水湿内停”。除了内湿外,还有“外湿”,比如潮湿的气候或者居住环境潮湿,脾虚的人也容易让外湿侵入。

  湿热体质的人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易患痤疮外,还容易患上痔疮、疖肿、黄疸,以及代谢相关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

辨别湿热体质

  1.好长痘痘是湿热体质的表现

  湿热体质的人会经常起口疮,甚至后背、臀部下部起一些脓包痈疖一类的皮肤感染性病灶。一些人还有脸上不清爽,油腻,笼罩一层灰尘的感觉。这是因为身体内有了多余的湿,有了多余的热。在中医里面有“湿热相煎,如油裹面”之说。而《黄帝内经》说:“因于湿,首如裹;热胜则肿”。意思是说因为湿多了,所以头部感觉如有东西裹着;热多了,身体就会有肿胀的感觉。

  2.湿热易导致皮肤瘙痒

  中医认为湿热蕴阻肌肤,风热血热不能宣泄,肌肤失养都会造成肌肤瘙痒症。湿热下注型皮肤瘙痒发于腰部以下,多为局部瘙痒,以阴囊、女阴及肛门周围多见,抓后有渗液,女性伴白带增多,口苦,胸胁闷胀,小便短赤,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四季调养湿热体质,有助脾健康

  夏季熬夜会加重湿热

  白天睡觉,晚间工作,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惯常作息,熬夜会让身体机能紊乱,尤其是在夏季暑湿较重的晚上熬夜,会加重湿热。

  从中医角度分析,夜间与白天是一个阴阳交替的过程,人们在白天工作,晚上则是人体自我修复、阳气潜藏的时间。如果晚上不睡觉,会导致体内的阳气浮越,而出现“火气”等表现。

  另外,晚上不睡觉,影响五脏的休整功能,尤其能伤肝、伤脾胃,导致肝火旺,脾为湿困,身体就会出现湿热症状。并且晚上天凉,易受风邪、湿邪的困扰,易导致体质偏颇。

  长夏暑湿巧应对

  长夏,夏秋交接之际,雨水多,湿气重,湿热体质的人很容易出现没有食欲、浑身无力、吃完后感觉胃胀、拉肚子等。小孩子受到暑湿侵袭,容易腹泻、大便不畅;老人受到暑湿侵袭,容易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状。

  湿热体质的人,在长夏暑湿较严重的时候多吃些粥,如用茯苓、白术、小米、大米等各适量煮粥喝,健脾、养胃、祛湿的效果非常好。或者用艾叶、竹叶、佩兰泡茶喝,帮助去除体内湿热。每天做饭的时候适量加入生姜、大茴香、桂皮等具温中除湿作用的香料。室内要保持通风换气,不要全天候的依赖空调;适量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

养脾养健康

  1.茯苓白术茶

  茯苓、黄芪各15克,白术10克。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沙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小火煎煮20分钟后,滤取汤汁,温热饮用。

  湿热体质的养脾饮食调养,要多吃性甘寒、甘平的食物,少吃油腻煎炸食物。饮食宜清淡。

  2.绿豆苦瓜豆浆

  材料 绿豆、苦瓜各50克,冰糖10克。

  做法:1.绿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4~6小时;苦瓜洗净,去蒂,除籽,切小丁。2.将绿豆和苦瓜丁倒入全自动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煮至豆浆机提示豆浆做好,过滤后加冰糖搅拌至化开即可。

  养脾养健康

  3.苋菜粥

  鲜马齿苋克,择洗干净用沸水焯下,切碎。用油煸香葱花,放入马齿苋加盐翻炒入味。大米熬粥时加入炒好的马齿苋即可。









































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广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f/33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