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的危重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疾病本身、人工气道建立以及精神因素等诸多方面作用,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对各种疼痛不能或无法准确表达,进一步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通常采用镇静和镇痛剂进行治疗,以降低氧耗和焦虑反应,改善通气,逐渐适应机械通气治疗。因此,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一般资料   年1~12月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ICU患者例,机械通气2~35d。男例,女例,平均年龄(62.2±2.6)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例,骨科术后46例,口腔科术后6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10例,头皮撕脱伤5例,脑外伤5例,多发伤12例,急性心肌梗死18例,重症肺炎4O例。方法   本组患者人住ICU后,均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所有患者均予PHILIPS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在实施镇痛和镇静治疗之前,责任护士先评估患者的意识情况,分析患者躁动的原因,予对症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遵医嘱应用丙泊酚及芬太尼联合镇静镇痛。首先用丙泊酚0.5~1.0mg·kg-1·h-1的剂量和芬太尼0.5~2.0ug·kg-1·h-1剂量负荷量静脉注射,之后丙泊酚0.5~2.0mg·kkg-1·h-1和芬太尼0.5~1.0ug·kg-1·h-1经中心静脉置管或外周静脉置管持续微泵输注。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即每日8:00-9:30中断镇静镇痛药物输注,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在整个药物维持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不断调整给药速度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水平,提高机械通气耐受性,对病情好转需要停机拔管及适应良好的患者,逐渐递减剂量至停药。评估指标对镇静效果的评估采用RASS镇静程度评估表(richmondagitation.sedationscale),共分为10级,见表1。对于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paiI1scale,FPS):由6种面部表情及分构成,疼痛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由患者本人或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程度。结果   本组例患者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时间2~35d。5minRASS镇静评分0-+1分,疼痛评分5-7分。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使用后例患者用药15minRASS评一1--2分,疼痛评分3-4分;其余患者约30min后达到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RASS评分一1--3分,疼痛评分均在1-3分。在整个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例患者心率、血压平稳,29例患者用药30min后出现血压下降,经补液后回升。例患者经镇静镇痛治疗后安静配合,人机同步性好,顺利脱机。30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基础疾病严重,治疗效果欠佳,予自动出院。4例患者阶段性脱机,转往他科继续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药物成瘾现象。护理   机械通气治疗在ICU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有部分清醒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和所处环境因素,心理和生理处于应激状态,常导致内分泌、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严重并发症。为了减轻以上症状,镇静镇痛治疗非常重要。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迅速,半衰期短,无蓄积作用,停药后苏醒迅速等特点。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因此,临床上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常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及镇痛。1正确评估镇静镇痛的效果,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危重,并发症多,镇静镇痛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在应用镇静镇痛药物的最初lh内要每10min观察1次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给药期间应每30min评估1次患者的镇静镇痛程度。本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镇静镇痛评估表,用药过程中责任护士及时评估结果并记录。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镇静镇痛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躁动时及时对镇静镇痛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进行个体化调整,使患者的镇静程度维持在一1--3分,疼痛评分1-3分。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还需注意部分患者经镇静镇痛治疗后,机体对各种反应迟钝,某些症状和阳性体征易被掩盖,临床上要引起注意。本组所有患者对机械通气耐受性较好,安静配合临床治疗,停用丙泊酚及芬太尼后苏醒时间0.5—1.0h,例患者顺利拔管或脱机;30例患者镇静较深,苏醒延迟;4例患者镇静过度。机械通气患者在应用丙泊酚及芬太尼时,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评估患者心律、心率、血压、SpO2变化。严格执行每日唤醒计划,呼唤患者,评估患者的意识及精神状态;用药期间及时评价药物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2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确保有效通气   部分患者应用丙泊酚及芬太尼后,自主呼吸受到抑制,机械通气时出现窒息报警。本组患者有68例频繁出现窒息报警,呼吸机模式由CPAP改为SIMV/ASB辅助后缓解。使用中要根据患者镇静镇痛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正确设置报警范围。本组患者持续PHILIPS监护仪动态监护患者心律、心率、血压、SpO2变化。用药后0.5,2.0h各做1次动脉血气分析,以后每4-6h做1次血气分析,监测患者氧分压及SpO2,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3心理护理   ICU特殊的环境会使患者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应采取各种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安慰和鼓励。实行镇静镇痛治疗后,实施每日唤醒计划,护士经常问候、抚触患者,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关怀。一方面减轻紧张心理,另一方面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呼吸机治疗,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本组患者停用丙泊酚及芬太尼后,对整个治疗过程未产生恐惧心理。4加强用药护理   本组有例患者留置双腔中心静脉置管占89%。丙泊酚及芬太尼均予单独通路输入,用药期间必须确保管路通畅,责任护士正确调节微泵速度,熟悉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丙泊酚是一类脂性药物,在使用中易污染,临床应注意;静脉使用的管路应每6h更换1次。芬太尼在使用中要严格执行麻醉药物管理制度,做好“五专”,用药中加强安全护理。本文摘自《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投稿邮箱:xvdangood

.







































寻常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f/15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