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早期是个不痛不痒的病,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但是静脉曲张不治疗会引起大问题,比如会要命的肺栓塞。 我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剥脱术 临床调查显示,肺栓塞患者中有七成患者是因下肢静脉系统血栓,静脉曲张又有“病在腿,险在肺”一说,原因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流缓慢,容易在曲张的浅静脉内形成血栓,这些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过交通静脉蔓延到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的栓子一旦脱落,顺静脉血回流到肺动脉就会引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肺栓塞患者因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堵塞,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而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和体循环血压减低、严重的低氧血症等一系列改变。患者可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咯血、晕厥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正确地看待静脉曲张与肺栓塞的关系。静脉曲张可能引发肺栓塞,但并不是所有的静脉曲张患者都会发生肺栓塞。 下肢静脉曲张的危害 (1)影响美观 得了下肢静脉曲张,会在腿部出现明显的、较为粗壮的血管,呈蚯蚓状或者团状,影响美观。尤其女性夏季无法穿裙子、短裤等。 (2)水肿 由于下肢的血液淤积,会在患肢出现比较明显的水肿,在运动后或者晚上时,水肿加重。常伴有湿疹产生,引起皮肤瘙痒。 (3)腿部疲劳感 血液长期淤积于腿部可导致下肢出现酸胀、沉重感,患者容易感到疲劳,上楼、走路较为困难;严重时还会出现疼痛、麻木等感觉,影响行动。患者皮肤变红、变黑,发硬等。 (4)溃疡 患肢皮肤由于瘙痒容易被抓破,形成破溃,破溃后形成坏疽、溃疡等,难以治愈,容易反复发作。 血管B超有助诊断 静脉曲张早期除了外观上的青筋突出外,一般没有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水肿、皮肤色素沉着、出血、溃疡、静脉血栓形成等。患者常呈现晨轻晚重的患肢水肿;长期的静脉高压导致小腿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铁红素在皮下沉积,使得皮肤变黑。当静脉曲张病情进展,伴发浅静脉内血栓形成时有可能累积在深静脉,进而导致肺栓塞。目前血管超声技术已普及,如病友出现静脉曲张临床症状,不妨先做一下患肢静脉超声检查。 怎样预防静脉曲张? (1)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导致静脉曲张的直接原因,但过重的负荷压在腿上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2)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休息时把双下肢抬高并进行按摩,这样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 (3)下肢规律性运动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游泳:研究证明,游泳是预防静脉曲张的最佳运动方式。游泳时,除了水的压力能够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外,通过下肢不断地在水中进行规律性的屈腿、伸腿或打水动作,也可以增加腿部肌肉的张力,如同一个“肌肉泵”,促使静脉血液回流,从而起到预防静脉曲张的作用。 下肢运动操:①抬腿运动(站立,双腿依次抬起、放下,每侧10次);②屈腿运动(站立,然后双手扶膝下蹲、起立,共10次);③摆腿运动(仰卧位,双腿伸直,抬起右腿约45度,将其上下、左右摆动各5次,然后换左腿做同样动作);④蹬腿运动(仰卧位,抬起右腿,屈膝,用力向前蹬,反复10次,然后换左腿做同样动作)。 快速步行:每天坚持快速步行。步行时,腓肠肌的收缩运动加强,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但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以逐步提高血管的适应能力,否则会适得其反。 尽早手术防患于未然 静脉曲张一旦确诊,可以考虑早期微创手术。早期手术术后恢复快、痛苦少;改善深静脉功能明显。然而多数患者能拖就拖,不得不看病时病情已发展到中后期。当出现水肿、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或溃疡时,手术效果会打折。 一旦发现血栓形成,应尽早实施抗凝溶栓及手术治疗,且不能按摩下肢或做“蹲起”等瞬间改变下肢血管内压的运动,以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关于我们医院位于茶陵县紫云街和瓯江南路交叉路口,是一家以烧伤、骨科、微创外科、心血管内科医院,设有病床张,于年1月29日试营业。 医院全面引入“全国地市级(含)医院”的专业人才、技术和先进理念,设有35个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发展烧伤急救中心、微创外科中心、骨科中心、心内(介入)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大康复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优势学科,配备高端医疗设备和现代化信息平台,以优雅舒适的环境和个性化优质服务,力争成为茶陵及湘赣边界患者满意、员工舒心、社会认可、政府放心的区域性医疗中心。高起点、高品质,医院立足茶陵及湘赣边界、面向湖南及全国,着力打造湘赣烧伤、骨科、微创外科、心血医院,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 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