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05102.html

从那一刻开始,你到天气真的冷下来了?双脚被冻醒的某一个早晨,刚出门双脚立刻凉透的瞬间,在室内一整天都捂不暖脚时……

俗话说,寒从脚起,双脚可能比你对寒冷更加敏感。宋代诗人也有关于对脚冷的描述:践双脚入脱,知我气血衰。

皮肤是散热的主要部位,天气寒冷时,身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会收缩皮肤的血管,减少四肢和皮肤的血流,优先让内脏和大脑保持温暖。

从人体结构来说,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热量供应往往不足。加上脚的脂肪层薄,御寒能力差,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最容易受寒。

通常情况下,脚冰冷跟“末梢循环不良”有关,主要是天冷导致肢体末梢的小血管收缩,血液回流就会减弱导致的,此外,吸烟,肥胖,久坐也会导致脚冷。

不同人群对“脚冷”的感受也不一样,体温越低时,感受越明显:

1.相比于男性,女性对寒冷更敏感。女性身材较小,产生热量的肌肉群更少。雌激素也会参与女性身体温度调节(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2.相比于青壮年,老年人的身体基础代谢率降低,更易损失热量。但需要主要的是,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四肢对温度感觉不敏感,应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加减衣物。

3.在一天之中,人的体温也有波动。夜晚是体温的低谷,因此,睡前觉得温度适宜,而半夜因为脚凉被冻醒的人,也不在少数。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不注意脚部保暖,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一,脚部受凉,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内细血管收缩,这时潜伏在鼻咽部位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感冒,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二,诱发关节炎。神经末梢受凉之后,会让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收缩,导致血管舒张的功能失调,诱发动脉痉挛,关节炎和风湿疾病。

三,突发心脏病。脚部受凉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突然发作。

四,加重经期不适。对于女性来说,经期更要防止脚部受寒。否则可能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原有的血管问题,也可能引发脚冷。如果伴有以下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

走一段路就脚疼。脚部出现肌肉酸胀疼痛,休息一会可缓解,再走一段又重复出现疼痛。

脚肿。早晨起床后减轻,下午家中的肢体水肿,或各种突发的肢体肿胀,要小心静脉血栓。

脚或脚趾伤口不愈。既往合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人,下肢破溃1~2周无法愈合,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现。

脉搏减弱消失。脚面动脉搏动较弱或消失,可能提示动脉狭窄或堵塞,需及时就医。

静脉曲张。脚冷伴随下肢的青筋暴露,甚至出现瘙痒,发黑,破溃等情况时。

愈发寒冷的季节,经常感到脚冷的人,不妨试试从这8个方面从内到外让身体暖和起来。

内调身体:

1.多吃抗寒食物。食物摄入人体后,能量会转化为热能,用于保持体温和供人体散热。多吃低脂蛋白质,如鱼肉,家禽肉;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蜇,贝壳类等;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动物肝脏等,有助于扩张末梢血管。葱,姜,辣椒,大蒜,咖喱等作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2.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帮助血液流向四肢,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的产热量。快走等有氧运动,只需四五分钟,就能让身体暖和起来。

3.中医调体质。中医认为,脚冷主要和人体阳气不足和肝气不舒有关。多晒晒背,借助自然阳气温通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艾灸足三里,大椎穴,关元穴,有助于祛湿散寒,补中益气。经常揉搓手脚心,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用手掌快速揉搓足底涌泉穴,直到有热感为佳。

4.踮踮脚。垫脚能帮助人体下肢血液回流,促进血液循环。从传统医学角度看,踮起脚尖可刺激足少阴肾气,疏通足三阴经,使体内的气向上运行,进而温补肾脏,激发中气。

外重保暖:

1.穿上袜子。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少,局部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受寒。天冷穿一双长过脚踝食物棉纤维材质的袜子,要注意袜口不要太紧。较容易出汗的人,避免选择羊毛袜和过厚的袜子。可以随身备一双袜子,在出汗后及时换上,避免潮湿加重湿冷。

2.选双冬鞋。鞋底直接接触地面,若太薄会让凉气进入脚底。冬天最好选择牛筋,橡胶材质为底的鞋,鞋子松紧以能伸入一根手指为宜,鞋跟在2.5厘米左右。

3.合理使用暖足工具。南方没有暖气,在室内久坐不动的人,可以给脚增加保暖。隔着袜子贴上暖宝宝,或在家里使用小型电暖气。主要的是,电暖气,电热毯等注意电路使用安全,避免火灾。糖尿病患者慎用暖足工具,避免因为温度感受迟缓导致烫伤。

4.睡前泡脚。晚饭后一个小时,用40度左右的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泡到全身微微发热即可,泡完后立即擦干双脚,并穿上保暖袜子。泡脚时加入红花15克,艾叶30克,可以活血散寒,适合老寒腿或气血不足的人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hl/156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