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规模化

科学化国际化

上工少涉诚朴勤仁!

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

四五天前天,我们浮针大世界发表一篇文章:顽固性皮肤溃烂一例,引起强烈反响。海南吴英铭医生联想到他也曾有一这样的病例,现在发出,请大家看看浮针在这个领域可能的前途。

小编

请看病历!

李X春男76岁退休工人海口市琼山区。

主诉:右侧小腿内侧溃烂1月余。

现病史:1个多月前在野外被蚂蚁叮咬,起初局部先痒后痛,两天后开始出现红肿,继则溃破,滋水淋漓,形成溃疡,有两平方厘米大,流黄脓水,伴有下肢胀痛。走路疼痛加重腿不敢伸直,弓腰屈膝呈挛缩状态。在当地诊所抗过敏抗感染治疗十几天无效,溃烂面逐渐呈加大加深状态,每日疮面流出黄脓水,味奇嗅。

由于不见收口迹象就回家自己找草药外敷十几天也没有好转,溃烂面继续加大加深。医院就诊,但需要一大笔治疗费,遂放弃回家另寻方医治。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慢性消耗性疾病。

理化检查:

浮针专科检查:

胸大肌++、髂腰肌+++、腹直肌+++、臀中肌+++、小腿三头肌++++等患肌。

诊断:

西医诊断:皮肤溃烂

中医诊断:臁疮

鉴别诊断:下肢深静脉栓塞

浮针治疗结果如何?

长话短说请看图

首诊:.8.17浮针治疗后整条腿可以伸直走路,牵拉,胀痛感缓解。

医嘱: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伤口干净,加强营养,禁忌辛辣刺激食物。

第二诊:.8.19走路自如,溃烂面干净好多,流黄脓水减少,清创一些溃烂组织。24小时用2%安尔碘湿敷,每天换一次纱布,直至伤口愈合。

第三诊:.8.21溃烂面没有流黄脓水,溃烂范围缩小,中央开始长一些肉芽组织。

第四诊:.8.23溃烂面再次变小,肉芽组织生长更好。

这位患者隔天治疗一次,一共十一次。

FSNmedicine

FSNmedicine

FSNmedicine

隔了二十多天后患者回来拿感冒药才拍到后面这张照片,已经痊愈。

后记:

浮针属于排他性治疗,也就是说在治疗期间,不采用任何药物作为辅助,只用浮针。

为什么浮针又有此底气呢?

是因为浮针不仅仅有患肌理论为基础,更依据“气血新论”的形态为导向。

以下内容摘自浮针论文「气血新论」节段。

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和“血”是人体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源泉,是中医临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秉承传承创新的思想,结合基础医学的理论,试图对气血理论进行新的诠释:“气”与肌肉的功能有两个共同特点:动态与无形,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血”对应于西医的血液和血循环。通过分析“气”和“血”的关系,认为二者的关系约等同于“肌肉-血液(血循环)”的关系,气血的功能绝大部分可以通过肌肉和血液(血循环)的功能实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医生治病,只是激发和扶持人类抗体的自愈力而已。最后只好治好病的,不是药,而是人们自己。

本病例通过浮针排他性治疗很快的得到治愈,就是对以上理论很好的验证。

最后,复习一下外科教材内容,请大家参照:

皮肤溃烂:

一般是由外伤、微生物感染、肿瘤、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或先天皮肤缺损等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组织缺损。皮肤溃烂为继发损害,凡是皮肤损伤,感染或结节破溃达一定深度的损害可导致皮肤溃烂的发生。

起初局部先痒后痛,红肿,继则溃破,滋水淋漓,形成溃疡。以后溃疡日久不愈,疮口下陷,边缘形成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流溢灰黑或带绿色污水,臭秽不堪,疮口周围皮肤暗红或紫黑,每因毒水浸淫而发湿疹。疮口逾腐逾深,甚至外肉脱尽,可见胫骨,若患肢伴有青筋暴露,以及朝轻暮重的,可经年累月,不易收口或敛而复溃蔓延疾速,而呈菜花状,偶有癌变,治疗更难。

慢性溃疡多见放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由于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局部组织营养不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溃疡。在中医属于“臁疮”的范围。因其具有缠延不愈,而愈后又极易复发的特点,所以也是外科临床比较棘手的疾病之一。

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

全身症状重者一般配合敏感性抗生素治疗抗感染,如青霉素、氯唑西林钠、万古霉素等等。

2.局部疗法

1/高锰酸钾溶液或1/雷佛奴尔溶液浸洗或湿敷去痂,再用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以及氧氟沙星软膏等,每日两次,如溃疡较深者,每日可用1/黄连素或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换药,清除脓液,促进新鲜肉芽生长。

3.物理疗法

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激光等方法,可促进溃疡愈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hl/133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