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解剖精确诊断精简治疗

上肢的皮肤感觉神经分布为周围性分布——经过合并形成神经丛之后重新排列形成神经干,呈周围性分布的神经分布的形式。总的来说上肢皮肤感觉来自于颈丛,臂丛,胸1—2脊神经根,其中臂丛为主要部分。

脊神经根与上肢皮肤神经的关系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C5 肘前窝的外侧(桡侧)(肘横纹近端)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T1 肘前窝的内侧(尺侧),肱骨内上髁近端

T2 腋窝的顶部

周围神经与上肢皮肤神经的关系

上肢皮肤神经的分布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感觉神经纤维从脊神经根分出来后,与运动神经纤维,自主神经纤维经过合分后形成数条神经支干(详细内容可参见臂丛神经学习心得(一)),并伴随这些神经支干支配各部位的皮肤。各神经与皮肤的分布关系如下图所示图(2)、图(3):

图(2)周围神经与上肢前侧皮肤神经节段的关系

图(3)周围神经与上肢背侧皮肤神经节段的关系

临床意义

①皮肤感觉异常可以提示相应的神经或相应的脊神经根病变。

②在颈、肩、上肢部刺激神经走行的不同部位,可根据感觉的异常变化,找到或排除可能存在的卡压点。

③在相应试验(触觉检查、痛觉检查、位置觉等)中,对比两侧皮肤感觉,可根据感觉异常区域,鉴别的中枢系统的疾病与周围性系统的疾病。

④利用温度的变化与皮肤感觉神经分布关系可以鉴别周围性神经系统疾病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可鉴别周围性系统的疾病与循环系统系统疾病)。

⑤在经络辨证取穴时,可根据皮肤感觉神经分布区域与经络的走行关系,按照神经的节段性和分布的特点,精确地找到相应的治疗穴位。

下肢的皮肤由L1-S3神经支配,其排列在发育过程开始时类似上肢,但到成年由于下肢在发育中的旋转而变得不明显。由于下肢向内旋转,使踇趾转至足的内侧,胫骨也转向内侧。因为旋转发生于髋关节,臀区保持在背侧位。

脊神经根与下肢皮肤神经的关系

图1右下肢皮神经和节段性神经支配前面观

L1腹股沟部(包括大腿最上部)

L2大腿上部前面

L3大腿下部前面

L4小腿前内侧面

L5足内侧半

S1足外侧半

S2小腿后外面

S3大腿后面

图2右下肢皮神经和节段性神经支配后面观

临床意义

皮肤感觉神经可通过神经因子,神经肽等对创伤愈合产生影响,主要机制为调节炎症和免疫作用。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不仅具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及分化、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调节神经肽等多方面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参与血管发生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清华,李霞,冯永强,王一兵.皮肤感觉神经与创面组织相互作用的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05)

往期视频翻滚点击查看

1.庞继光针刀临床教学

颈椎、胸椎和腰椎手术操作视频

2.王海东教授—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

3.膝关节痛针刀诊疗视频(全程)

4.王海东

针刀治疗强柱髋臀部松解

5.全身激痛点手册

6.针刀治疗下肢疾病—附视频

7.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棘突横突体表定位

9.竖脊肌解读很详细

10.股骨头坏死针刀2个疗程可以改善大半症状

11.针刀初学者必须知道的指法、刀法

12.腰椎管狭窄针刀治疗

13.针刀辨证分度治疗肩周炎病例分享

14.针刀治疗网球肘

15.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16.龙氏推拿手法笔记

17.这个第3,可不一般——L3横突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及针刀治疗详解

18.局部封闭治疗骨科门诊常见疾病

持续更新中、敬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by/127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