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鲁一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商业的新常识 后疫情时代,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化成为不得不做的一场转型。 数字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赋予企业高增长价值的可能,也带给企业管理者诸多困惑:怎么理解数字化?企业是否一定要数字化?又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事实上,数字化嵌入企业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早在普华永道的“年数字化指数调查”上,88%的中国企业明确将数字化融入企业战略,70%的全球企业明确数字化融入企业战略。 某种程度上,数字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数字中国”被列为“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之一。 据统计,仅“数字化”在规划的全文就出现25次。此外,还有数字中国、数字时代、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技术、数字娱乐等高相关词汇出现了60多次。 理解数字化,已经成为商业的一种新基本常识。越来越多人形成一种共识:未来的企业只有两种——要么是数字化原生企业,要么成为数字化重生或转型的企业。 今天,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不是愿不愿意拥抱变化,而是以多快的速度,以何种方式拥抱变化。跟不上就被淘汰,已经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30年持续领先的企业做对了什么?“宁可转型升级死,绝不因循守旧活”。这代表了不少正在探索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家的真实心声。 如今,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整个世界不断飞出“黑天鹅”,一切皆变,无常才是常。如何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管理者永恒的追问。 数智化、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互联网……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陈春花教授在持续跟踪中国领先企业发展的近30年时间里,她发现这些领先企业的共性特征就是持续进步、持续转型、持续自我超越。 这些企业能顺利度过各种状况,持续领先30年,其根本原因就是与时俱进,满足顾客需要求并创造顾客需求;在今天,这些企业则运用数字技术,更新自己的认知,将市场与技术的变化融入组织的能力,持续实现真正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创造产业新价值。这些企业也因此成长得更加稳健。 数字化时代必备的3种认知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企业管理者的认知高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尤其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转型的起点,首先是认知转型。 那么认知又如何转型?企业一把手要具备哪些认知?目前诸多学者和企业实践者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一切皆数据 一切正在转化为数据。数据意识也成为从公司高层到普通员工的重要能力。 相信很多人已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影响:买东西扫一扫导购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