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皮肤病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血栓,就像身体里一个淘气的小家伙,容易脱落游走,还爱到处和其他疾病拉关系。一旦管理不好,颇为危险,因为它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 01血管为啥就堵了? 无论是哪里的血管堵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凶手”——血栓。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会导致脑梗; 血栓在冠状动脉产生就形成心梗; 血栓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图片来源:觅知网 与血栓有关的疾病,像心肌梗死、脑梗塞、下肢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 02、99%的血栓没有任何征兆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一些,但静脉血栓曾被认为是少见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1、动脉血栓:心梗、脑梗的根源 我们最熟悉的心梗、脑梗的根源就是动脉血栓。 目前国民心血管病中,出血性卒中有所下降,然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快速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心肌梗死!而脑梗和心梗一样,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著称! 图片来源:觅知网 2、静脉血栓:“隐形杀手”,无症状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 前两者的严重程度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主要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图片来源:觅知网 静脉曲张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长期久坐、久站的人,孕妇等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发生静脉血栓后,轻者静脉出现发红、肿胀、发硬、结节、痉挛性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者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周身发热,患者剧烈疼痛,最后可能面临截肢。 如果血栓游走到肺,堵塞肺动脉会形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03、身体有血栓,6个部位会“说话” 1、讲话不清楚 出现讲话不清楚、流口水、吃饭掉筷子等症状,可能是一种脑梗病变。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群中。 2、腿或脚肿胀疼痛 如果一侧腿或脚突然肿胀,或者剧烈头痛,行走时加剧,或者站立时有局部沉重感,要考虑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这时不要随意走动,抬高患肢,尽快到血管外科就诊。 图片来源:觅知网 3、出现眩晕 忽然出现瞬间头晕,视物模糊,眼前发黑,甚至是一过性失明,常在几秒或几十秒恢复正常,被称为单眼一次性黑蒙,通常是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因发生时间短,易被忽略。 4、手脚乏力 忽然间感觉手脚乏力,一条腿迈不起来,走路时步态失稳或踏空跌倒;一侧上下肢发麻,甚至舌头、嘴唇感到麻木。 5、久坐后喘不上气 卧床或久坐后突发呼吸困难,静息后缓解,日常活动或轻微活动后明显加重,要小心是肺栓塞的征兆,医院呼吸科就医。 图片来源:觅知网 6、胸闷胸痛 急性心梗约有三四成的患者会在发病前3~7天内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但真正注意到“提醒”、医院就诊的患者不到三成。如果感觉胸闷,不能大意,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时就诊。 04、远离血栓,做好这几点 1、喝好两杯水很重要 早晨4~8点,人血液黏度较高,这种规律性地波动,在老人中表现更突出。在血黏度高峰期前后,喝好两杯水很重要。 睡前喝ml水,早晨血黏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不用喝太多,晚上频繁上厕所,不利于休息; 起床前空腹喝ml水,稀释血液。 图片来源:觅知网 2、稳住血压 高血压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 3、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 打麻将打一晚上的,坐飞机、火车行程超过6小时的,经常把腿盘起来的,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医生建议,持续坐姿最多2个小时就应起身活动一下,如果不方便活动也要多饮水以促进血液循环。 4、戒烟 长期吸烟的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一支小烟会在不经意间摧毁全身各处血流所经之地,后果不堪设想。 图片来源:觅知网 5、缓解压力 加班、熬夜,压力巨增,会使得动脉应急性地完全堵塞,甚至更严重就一下子完全闭塞,那就会发生心梗了。 有很多正值青壮年的朋友因为熬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而发生心梗……所以,还是早点睡觉吧!(高质量生活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zl/154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