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1、什么是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一般简称为肩周炎,又名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等,属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本病发生年龄多在50岁左右,为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的疾病,女性稍高于男性。本病急性期疼痛剧烈,后期则因炎性粘连而致肩关节活动受限。

  2、引发肩周炎的病因是什么?

  肩周炎真正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在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凡能引起肩关节和上臂活动受限的诱因,都能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常见的诱因如下:

  (一)肩关节周围病变:主要有以下3种:

  (1)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或退变:可引起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关节囊炎和旋转腱袖损伤等疾病。这些慢性炎症和损伤,均可波及关节囊和周围的软组织,引起关节囊的慢性炎症和粘连。

  (2)肩关节的急性创伤:如肩部挫伤、肱骨外科颈骨折和肩关节脱位等。由于局部出现炎性渗出、疼痛及肌肉痉挛,将会导致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粘连,而发生肩关节的冻结。

  (3)肩部功能活动减少或上肢固定过久:肩部活动减少,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淋巴回流受阻,炎性渗出瘀积,日久纤维素沉着,粘连形成,导致关节囊挛缩和周围软组织粘连;肩关节脱位、上肢骨折和手术后外固定等时间过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功能锻炼,均可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二)肩外疾病:主要有以下3种:

  (1)颈椎源性肩周炎:指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炎。临床资料表明,这种肩周炎的特点为先有颈椎病的体征和症状,而后再发生肩周炎。它是颈椎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或者说是一种临床类型,而不是肩关节与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要身的结果。

  (2)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绞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常可放射到肩、上肢或背部,左肩及左上肢尤为多见。尚可引起肌肉痉挛,肩关节运动受限,可诱发肩周炎。

  (3)其它因素:肩周炎的发病还与精神心理因素、肩部受损、体内有感染病灶、内分泌紊乱及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从临床观察中发现,肩周炎多与糖尿病、偏瘫、肺结核、颈椎病等疾病并存,并且发病率偏高。

  3、肩周炎出现的病理变化包括哪些方面?

  肩周炎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最新的研究表明其病理变比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方面。

  早期的病变部位是在纤维性关节囊、肌腱和韧带,病理为关节囊的收缩变小,关节腔内可见滑膜充血,绒毛肥厚增殖充填关节间隙及肩盂下峰壁间隙,使关节腔狭窄,容量减少,肱二头肌长头腱关节腔内段表面为血管翳所覆盖。上述病理变化已被盂肱关节造影和关节镜检查所证实。手术探查患病的肩关节则发现有关节囊的收缩与关节囊下部皱襞的闭锁,其他的软组织则显示正常。

  晚期的病理化,除肩肱关节囊的严重收缩外,关节囊还有纤维化、增厚,关节周围的其他软组织也受到波及,呈现普遍的胶原纤维退行性变,受累的组织都呈进行性的纤维化。有的部分血管的分布增加,软组织失去弹性、短缩与硬化,软组织变脆易在肱骨外展时造成撕裂。最后关节囊和周围的肌腱、韧带均发生粘连,关节腔内滑膜增厚,肩盂下滑膜峰壁间隙闭锁,滑膜与关节软骨粘连,关节容量明显减少,关节镜还可以观察到关节内有小的鳞片漂浮。

  在肩周炎的一些进行性病变中,某些特殊部位的病理变化尤为突出:

  (1)喙肋韧带与肩胛下肌腱,因退变和纤维化而变粗短缩,将肱骨头固定于内旋位,妨碍肱骨的外展外旋活动。

  (2)冈上、下肌腱与肩胛下肌腱因变性而短缩,将肱骨头与肩肿盂紧紧拉在一起,使肱骨头的内外旋转活动受限。

  (3)关节囊收缩变小,与增生肥厚的滑膜粘连,使关节腔缩小限制肩肱关节各方面的活动。

  (4)肩胛下肌的上、下滑膜隐窝,因滑膜组织增厚及纤维性关节囊过度的增生退变而闭锁,肩胛骨颈下边的关节囊与滑膜皱襞闭锁,使关节囊与滑膜粘连于相对应的骨骼上。当上肢外展时可造成上述组织的撕脱。

  (5)肩峰下滑膜壁增厚,由于滑膜因退行性变而闭锁,将腱袖牢固地粘连于肩峰的下面,造成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变小至完全消失。

  (6)肱二头肌腱的病理改变,初期为肌腱肿胀,腱鞘充血、水肿,继则出现肌腱粘连,并有陈旧性出血,最后导致肱二头肌腱与沟底粘连。在肩周炎的发展过程中,肱二头肌健的变化首先是它的滑动机制的闭锁、最后肌腱完全粘连到肱骨上。到了这个时期,临床上也出现了症状的缓解,肩肽关节的活动也开始逐渐恢复。肱二头肌腱炎虽然不是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但根据病理变化,它是肩关节疼痛、肌肉无力和关节制动的原因。

  从肩周炎整个病理变化过程中不难看出,早期和晚期肩关节病理变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早期的病变在关节囊,晚期则波及到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两期病理变化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中间变化。

  我们应该了解以下3种病理情况:

  ①关节囊周围的软组织最终都受到侵犯;

  ②病变的发展并不一致,不是所有组织都具有同等的病理变化;

  ③病理变化的进行可以逆转。

  掌握了以上3种情况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临床症状的变化。

  4、肩周炎早期的症状有哪些?

  肩周炎常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症状: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一)疼痛:肩部周围疼痛,牵涉到上臂及前臂。常无固定痛点,但肩部常有压痛。疼痛的程度及性质有较大的差异,或为钝痛,或为刀割样,有持久性,夜间疼痛加重,很多患者夜间疼痛加剧,以致不能入睡,或从熟睡中痛醒。肩部及患侧上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在走路时,也不敢摆动患肢。这种疼痛可引起持续性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有的很轻,有的很重,疼痛与肌肉痉挛可局限在肩关节,也可以向上放射至后头部,向下可达腕及手指,也有的向后放射到肩胛骨,向前到胸部;也有的放射到三头肌或者放射到三角肌、二头肌直达前臂的桡侧肩周炎压痛点范围广泛,因病期不同压痛点部位和压痛程度也不一致。

  (二)肩关节活动受限:早期主要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疼痛,引起局部肌肉痉挛,而使肩关节活动受限。后期主要是关节周围软组织产生粘连,使手的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由此而影响日常工作,甚至洗脸、梳头也感困难。

  其他表现:本病无明显的全身表现。患病较久者,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

  肩周炎多为单侧发病,左侧较右侧多见,少数病人可双侧同时发病。好发肩周炎的年龄与肩关节产生严重退变的年龄相一致。按肩周炎的发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恢复期。各期之间无明显界限,各期病程长短不一,因人而异,差别很大。

  ①急性期:这是肩周炎的早期。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有的急性发作,但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感觉肩部不舒适及束缚的感觉。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胛区、上臂或前臂。活动时,如穿上衣时耸肩或肩内旋时疼痛加重,不能梳头洗脸,患侧手不能摸背。以后肩疼迅速加重,尤其夜间为重,病人不敢患侧卧位。由于肌肉痉挛和疼痛,逐渐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特别是外展和外旋受限最为显著。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附着处、冈上肌附着处、肩胛内上角等处。

  ②慢性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均比正常者减少50%-20%,严重时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梳头、穿衣、举臂、向后扩展均感困难。病程长者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多见于三角肌、肩胛肌。压痛轻微或无压痛,此时持续时间较久,通常为2-3个月。

  ③恢复期:肩痛基本消失,个别病人可有轻微的疼痛。肩关节慢慢地松弛,关节的活动也逐渐增加,外旋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活动。恢复期的长短与急性期、慢性期的时间有关。冻结期越长,恢复期也越慢;病期短,恢复也快。整个病程短者l~2个月,有的发病可达数年。

  5、肩周炎的X线、造影的显示特点?

  肩周炎是软组织疾病,普通X线片一般无异常发现,对诊断多无直接帮助,但可排除骨与关节疾病。日久,偶可观察到肩峰和大结骨质疏松,囊性变。冈上肌腱钙化见大结节处密度增高的阴影,肩峰部骨硬化,边缘不规则等释化存在。肩肱关节造影可确定肩关节粘连,并作为肩袖损伤的诊断。造影可见肩胛下肌下滑囊消失,肩盂下滑膜峰壁间隙闭锁,肱三头肌长头腱鞘充盈度减少,关节腔容量明显减少,从正常的20-30毫升,下降到3-5毫升。如有造影剂进入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出现异常影,尚可确定肩袖断裂的诊断。肩峰下滑囊造影,可显示滑囊有萎缩。

  6、治疗肩周炎的有效锻炼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一定要坚持综合治疗,除了使用相应的药物外,还要坚持自我锻炼。至少需要2周的有效锻炼,疼痛才能有所缓解,必要的时候还要配合热疗、热敷等治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要把肩关节挛缩僵硬的“冻结”状态有效给“解冻”,患者需要忍受一定的“皮肉之苦”。

  (一)“飞鸟运动”。“飞鸟”是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锻炼方法,可有效加强肩部肌肉达到稳定肩关节的目的。首先正常站立,两腿稍稍弯曲,挺胸抬头保持上身躯干的竖直。双臂在身体两侧贴紧,肘关节弯曲成90°,双手握哑铃或握拳。吐气时双臂向上抬平,并停留2—3秒,感受肩部肌肉收紧,再慢慢放下。保持肘关节、身体在同一平面,完成动作时一定要收紧背部肌肉,使躯干处在稳定的情况下,不能前后摇摆。20次为一组,每次锻炼做3-5组,要循序渐进。

  (二)端肩。端肩锻炼是自治肩周炎的重点疗法,能起到缓解肩痛的良效。先做左肩的端肩动作(向上耸),然后再做右肩端肩动作,左右交替进行,每次做20下以上。

  (三)爬墙。正面趴在一堵空墙上,双臂紧贴墙上,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和不动,尽量让双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疼痛不能向上。只要能争取每天都尽力让手臂向上爬,时间长了,就能逐渐缓解肩痛。

  (四)搓背。患臂从背后下侧摸背,好臂从背后上侧去拉患臂。往往两臂难以互相摸到,这时可以用一条毛巾连接两臂,如同搓背一样。

  (五)划圈。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做一下手臂划圈的动作。上下左右方向划圈或者前后方向都可以,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可以一手叉于腰部,另一手臂划圈,也可两只手臂同时划圈。划圈时动作一定要缓慢深长。

  (六)梳头。双手交替由前额、头顶向枕后、耳后绕头一圈,就如同做梳头动作。每次做20下以上。也可以做抱头动作: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交叉紧抱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挟头部,反复交替至少做20下。

颈椎病

一、颈椎病的病因有哪些?

  颈椎病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为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是骨与软骨退行性变的结果;继发性则因某种原因致关节畸形,引起关节骨端的增生。

  颈椎处于较固定的胸椎与重量较大的头部之间,活动度大,又需经常保持生物力学平衡,因而其椎间盘容易遭受急性或慢性外应力,特别是后者,属于慢性积累性劳损,致使颈椎间盘产生退行性变、脱水、弹性减退,脆性增加,纤维环部分纤维断裂,椎间盘向四周膨出。椎体边缘骨膜受牵拉或挤压刺激,则出现修复重建反应,表现为增生性骨赘形成。骨赘、破裂的椎间盘组织和后纵韧带三者组成混合突出物,容易刺激和压迫邻近组织。

  (一)原发性颈椎骨质增生,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龄:年龄与骨质增生的发生最为密切。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病发病率与临床症状也随之增加。一般认为,年龄增长,软骨骨龄随之增长,从20岁起逐渐呈现退行性改变,失去原有的滑润光泽,大多数人一过中年,软骨破裂,皮质骨外露,新骨增生形成骨赘。

  2、性别:颈椎病在农村妇女多于男性,城市男性又多于女性。至于原因,性激素的作用尚未获得有说服力的证据。

  3、职业、工种:在某些人群中具有一定高发性。多见于长期从事刺绣、缝纫、绘画、抄写、计算机操作员、打字、长期观看显微镜、伏案工作者。其中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4、姿势不良:大量统计资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屈颈位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这是由于长期低头位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劳损,前面椎间盘内压增高的缘故。

  5、其他:可能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环境因素等对颈椎病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有头颈部外伤史者也易患颈椎病。

  (二)颈椎病的病理变化

  颈椎病为一慢性“退行性变疾患,因此它的病理改变也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渐发展形成的。一般首先发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弹力减少,向四周隆凸,甚至突出或脱出。慢性劳损、外伤和炎症等因素促发了纤维环的变性,周围的主要韧带也随之出现退行性改变,椎节松动、失稳、椎间隙变窄,内压升高和分布不均匀,易使髓核向四周移位,在后纵韧带薄弱的条件下,易突出于后方而形成髓核突出;若中央有裂隙,则可使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形成脱出。伴随上述病理改变的延续是骨刺的形成。骨刺来源于韧带、椎间隙血肿的机化、钙化。早发部位多见于两侧钩突和椎体后上缘的钩椎关节,后期则见于每个椎骨骨缘。增生的骨刺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骨刺的形成是颈椎退变进入难以逆转的标志。

  二、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颈椎病的症状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颈椎病的症状表现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一个类型的比较少,以一个类型为主兼有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的居多。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变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睛发胀、发干、张不开,耳鸣、耳聋、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如果压迫脊髓,还会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还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三、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颈椎病根据临床症状大致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等。

  1、颈型颈椎病

  多见于青壮年,也可个别的见于中老年。颈部酸、胀、痛不适,自觉有头部不知放在何种位置好的感觉。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肩背部僵硬发板。部分患者可反射性地出现短暂上肢感觉异常,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麻木不加重。

  颈部僵直,病人颈部多呈“军人立正”姿势,颈椎活动受限,椎旁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有明显压痛,患椎棘突间亦有明显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阴性。

  X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关节失稳,出现“双边”、“双突”等征象。

  2、神经根型:

  30岁以上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因劳累,损伤而急性诱发。多见于C5/6、C6/7椎间。颈肩臂疼痛,可为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为阵发性剧痛,或为针刺样、烧灼样疼痛。咳嗽、喷嚏等腹压增高的动作可使疼痛加重。下颈段的病变可出现肩臂手沿神经根分布区的疼痛和麻木、疼痛多呈放射性。感觉障碍,与根性痛相伴随,以麻木如隔布样,感觉过敏,或感觉减弱等为多见。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范围相一致。病程较长者可有患肢肌力减退,握物不稳。如同时伴有交感神经损害,可出现患侧手指肿胀,头痛,眼痛,出汗等症状。

  颈肌紧张,颈部变直,常处于某一保护体位,被动,主动活动均受限,颈后伸时易诱发出现疼痛。病变节段之颈椎棘突及棘突旁压痛明显,甚至可出现放射痛。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菱形肌等处可找到压痛点。严重者患肢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减弱。

  椎间孔挤压试验:出现颈痛及肩臂放射痛者为阳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出现神经根性痛及放射痛者为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术者以双手掌放于头顶部,依纵轴方向施加压力时,出现颈部并向患肢放射者为阳性。

  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可见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或椎节不稳,出现双边、双突影。项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变形,关节突关节增生。

  CT检查:CT检查可清楚地显示颈椎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及脊神经受压情况。

  3、椎动脉型:

  头痛、头晕常可因颈部的突然旋转而加重。头痛多偏一侧,并有定义意义,以颞部多见。疼痛多为跳痛、胀痛。头晕较为多见,可伴有耳鸣、耳聋等迷路症状。猝倒:突然发作,当在某一体位转动颈部时,肌张力突然消失而跌坐在地。随后清醒,可立即站起、意识清楚。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恶心、呕吐、多汗或无汗、流涎,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胸闷,胸痛,或Horner征阳性。视力减退,视力模糊,或失明。发音不清,吞咽障碍,喝水返呛,声音嘶哑。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椎体束受累症状和共济失调的表现。

  颈肌紧张,痉挛。病变椎体节段处棘旁可有压痛。颈部不敢活动,否则会使头晕、头痛明显加重。若病变累及脊髓或神经根时则会出现相应的体征。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痉挛发硬。旋转试验可加重患者的关晕、头痛症状。

  X线检查:侧位片较重要,可见椎间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曲变直或反张,椎间节段失稳。正位片可见椎体棘突偏歪向一侧,斜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变形。

  4、脊髓型: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患者,有颈部慢性劳损的病史,或落枕病史,或颈部外伤史。颈部症状不多,或仅有轻微的颈部不适。多先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下肢麻木、无力、双腿沉重发紧、步态不稳、笨拙,行走时有踏棉感。继而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无力、握力减退、持物易坠,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如扣纽扣,夹花生米等。颈部发僵,颈后伸时上肢或四肢窜麻。胸、腹部或骨盆区有束带感。严重者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部分患者可表现出交感神经症状,如头晕、头痛、半身汗出。

  颈棘突成棘突旁压痛,颈后伸、侧、弯受限。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躯干部有感觉障碍,但不规则,临床上不能按感觉出现障碍的水平定位病变节段。下肢多有感觉障碍。

  生理反射亢进: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跟、膝腱反射均亢进。

  病理反射阳性:如Hoffman征阳性、踝阵挛、髌阵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多减退或消失,肛门反射常存在。部分患者可出现感觉分离、即同侧触觉,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消失但触觉正常。此多在脊髓半侧受压而引起的Brown-Sequard综合征中出现。

  X线检查:颈椎正侧及双斜位片可见颈椎曲度变直或向后成角,多节椎间隙狭窄,椎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致椎间孔变窄,项韧带钙化。侧位片上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径比值小于0.75,可认为有椎管狭窄。椎管正中矢状径数值多在13.0mm以下。

  CT检查:可见椎体后缘骨赘,或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颈椎间盘突出。测量椎管正中矢状经、数值小于10.0mm,提示椎管绝对狭窄,脊髓受压。

  5、交感神经型:

  颈部脊髓没有交感神经细胞,所有的交感纤维都是从胸部上升来的。颈脊神经无白交通支,而仅以灰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相连。本型的发病机制尚不太清楚,一般认为各种结构颈椎病变的刺激可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而产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以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为主,如头痛或偏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颈部疾痛,患者常诉说有脖子支持不住自己头部重量的感觉。眼部的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窝胀痛、流泪,眼睑无力,瞳孔扩大或缩小。常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消失。还可有心前区痛、心律不齐、心跳过速和血压升高等心血管症状。如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头颈部转动时颈部和枕部不适与疼痛的症状可明显加重。压迫患者不稳定椎节的棘突可诱发或加重交感神经症状。

  X线检查:X线检查除显示颈椎常见的退行性改变外,颈椎屈、伸位检查可证实有颈椎节段不稳,其中以颈3/4椎间不稳最常见。

  CT等检查结果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似。

  6、混合型

  多见于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多见。具有两型或两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具体表现见前述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X线检查:可见颈椎广泛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或椎体节段失稳,项韧带钙化等。

  必要时可行CT、MRI、椎动脉造影,经颅多普勒等辅助检查。

  四、各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颈型:

  ①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②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③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

  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②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③痛点封闭无显效。

  (3)脊髓型:

  ①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

  ②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4)椎动脉型:

  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②旋颈试验阳性。

  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

  ④多伴有交感症状。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他型: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五、如何预防颈椎病?

  通过预防和保健,可以有效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1、坐姿正确: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确。在坐姿上应保持自然的端坐位,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臀部和背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双肩后展,两肩连线与桌缘平行,脊柱正直,两足着地。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使目光平视电脑屏幕,双肩放松。避免头颈部过度前屈或过度后仰,以减轻长时间端坐引起的颈部疲劳。办公室工作者,还应不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颈肩部,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2、抬头望远: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或者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3、睡眠方式:选择透气性好、中央应略凹进的枕头。枕头不要过高、过硬或过低,一般高度以8cm~15cm为宜。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悬空。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对着头颈部吹冷风。

  4、避免损伤:避免和减少急性颈椎损伤,如避免猛抬重物、紧急刹车等。

  5、防寒防湿: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时受风寒侵袭。颈椎病患者常与风寒、潮湿等季节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6、预防感染:积极治疗颈部感染和其他颈部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

  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所谓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即由于椎间盘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弯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此外,外力作用、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及种族、遗传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所在。

腰椎间盘突出病因病理

  腰椎间盘突出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所谓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即由于椎间盘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弯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此外,外力作用、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及种族、遗传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所在。

出现疼痛症状的原因

疼痛发生主要是由于突出、变性的髓核对邻近组织的刺激与压迫,同时髓核内糖蛋白等生物物质溢出,释放组胺等引起局部化学性炎症,引起的化学性和机械性神经根炎所致,引起或轻或重的慢性腰腿痛。而且腰椎的退变也往往同时发生在腰部的其他组织,如腰椎间小关节,韧带,腰部肌肉等,造成这些组织局部的慢性炎症,引起疼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加重,使腰腿痛进行性发展。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症”、“痹症”、“痿证”的范畴。从《黄帝内经》的经典论述到历代医家对腰痛、痹症等疾病的理论探讨,对中医腰腿痛病因病机有完整的论述,认为其病因是外伤劳损与外感风寒湿热邪气,导致营卫失调、气血经络受损,或是由于肝肾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致使气血瘀阻而发病。《素问·逆调论》曰:“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而不用。”肝肾不足,气血两虚,邪气深伏,治当搜风祛湿,以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扶正祛邪。其中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此病的论述比较全面,曰:“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臂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阳者不能俯,阴者不能仰,阴阳俱受邪气者,故令腰痛不能俯仰。”这些论述较全面地概括了腰腿痛的病因病机,具体论述了肾脏功能和外邪侵入,劳损外伤在腰腿痛发病中的关系,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是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侵入,反复过劳或跌仆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危害

 腰部疼痛: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痛多为刺痛,常伴有腿脚麻木、酸胀的感觉。

下肢放射痛: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渐缓解。在发作时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减轻。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动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后伸受限。

感觉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会出现下肢的疼痛,而仅出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多数是因为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大腿外侧是常见的麻木区域,当穿衣裤接触时可以有烧灼感,长时间站立可加重麻木感。

间歇性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跛行多为间歇性,即行走一段距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仍能继续行走。

脊柱侧凸: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减轻疼痛所采取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表现是腰椎在向左侧或右侧弯曲,在背部触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发现棘突偏歪,但这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有体征,约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腰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人中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怀疑出现腰椎间盘突出,配合影像学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1.有腰部以上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

2.腰疼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臀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可伴有麻木感。

3.单侧鞍区(骑自行车与车座接触的部位)或一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内侧疼痛或麻木,或疼痛和麻木同时存在。

4.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

辅助检查有X线、CT检查、核磁共振(MRI、脊髓造影、肌电图,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同的患者所需要做的检查也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方法有很多,包括手法、针灸、中药、牵引等,其中的手法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起广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其疗效已经非常显著。目前,国内外已将手法治疗作为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形神兼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从根本上讲属于机体形体结构方面的异常改变,椎间盘退变是其内在的原因,外伤、劳损、受凉是其外因经络瘀阻,气血不畅,进一步造成脏腑的损伤,变生疾病。中医强调督脉的作用,只有保持督脉的通畅,脊柱的功能才能发挥。《灵枢·经脉》曰:“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屈,腘如结。”《医宗金鉴》说:“有筋急而动摇不利或骨节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手法治疗可以使病变局部的形体结构和组织生理病理状态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消肿散结、理筋整复的目的。可以调节肌肉的张力,解除其紧张痉挛,并可以调整组织间压力松解粘连,促进神经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手法治疗有良好的止痛的作用。《素问·举痛论》指出“按之则气血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受损部位的代谢产物及时清除运走,减少了对神经末梢神经的疼痛刺激因素。此外,通过按压一些穴位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止痛效果。经络不畅和气血不和是始终贯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病机之一。无论早期的隐痛还是中期的胀痛、刺痛以及后期的麻木乏力,均与血液循环有着重要的关系。手法治疗可以达到解除这种病理状态。《素问·调经论》曰:“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医宗金鉴》曰:“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在使用手法的时候,也需要进行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各自适宜的手法。因为手法治疗也并不是对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都是可以用的,如中央型的突出手法治疗效果不好,而且有可能加重病情。此外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因素来选择手法如何实施。手法治疗可以使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症状缓解或消失,尤其是病程短初发病者,其疗效是肯定的。

坐骨神经痛会有哪些症状

坐骨神经痛是很常见的疾病之一,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特别是要熟知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以便患病后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那么,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具体有什么?

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具体有什么

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腘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坐骨神经痛的预防方法具体有什么

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如有可能,最好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关节略微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另外,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应坐有靠背的椅子,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对处于松弛状态,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

站姿:正确的站立姿势是膝关节微屈,自然收腹,挺胸抬头,使身体的重心从耳后的乳突向下经髋关节的中心横轴、第二骶骨前面,到膝关节前部和踝关节前方,落在承重的足上。此时人体的重力线正好通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站立姿势不良,特别是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膨)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这样整个骨盆就会向前倾,使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再由两下肢传至足,以成为真正的“脚踏实地”。此时人体的重力线正好通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次突出。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针灸结合“老专家”治疗:

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风寒湿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针刺:秩边、阳陵泉、命门。外贴:威灵骨刺膏。

2.瘀血阻滞: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针刺: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外贴:外用万应膏。

3.正气不足: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针刺: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外贴:威灵骨刺膏。

4、其它: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拔火罐。排除患者严重消化道疾病后加服腰息痛胶囊。

运动疗法: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夜间加重,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会获得良好效果。

一、左右摆腿。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二、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轮流将在、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三、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四、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五、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蹲跳。双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关于痛风的十大问题

痛风到底有多痛,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痛风患者往往承受着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曾经有一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把痛风的疼痛分为五个级别,虽然不正规,但是很形象:

五级疼痛:疼痛剧烈,全身瘫痪,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四级疼痛:疼痛很强烈,半身瘫痪,上半身忍痛可以活动一下。

三级疼痛:很疼,但是扶着桌子可以走路。

二级疼痛:较疼,走路的时候感觉不舒服。

一级疼痛:轻微疼痛,但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以下是关于痛风的几个问题,希望能给广大痛风患者带来一些帮助。

一、尿酸多高才算高?

一般来说,女性血尿酸水平大于μmol/L,男性血尿酸水平大于μmol/L,就是尿酸偏高了,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

二、尿酸升高但是没有任何症状,是不是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事实上,尿酸高不一定会痛风

据统计,大约有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在某个时间点发生痛风,表现为关节痛、尿结石或尿酸性肾病;而其余的2/3的患者,则可能一直处于无症状阶段。

如果只有尿酸偏高,而从没出现过关节痛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但是,没有症状并不代表没有忧患

高尿酸血症会影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如引发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尿酸结晶容易析出,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还会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加快脑梗塞、心肌梗死的发生,还可能造成尿酸性肾病、肾结石、肾功能衰竭,尿酸结晶沉积到软组织还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

因此,即使是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只要是血尿酸达到一定高度,也是需要积极治疗的,而临床证据也表明,对于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对痛风以外的并发症会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只要控制住尿酸,痛风就不复发了吗?

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有很多,尿酸高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并不是控制住尿酸,痛风就一定不会复发。

痛风的发作是和尿酸密切相关的,但是有些病人痛风发作时,查尿酸却是正常的。当有以下情况时,即使控制住了尿酸,痛风也有可能发生。

1.在寒冷、缺氧等状态下,血液中的尿酸盐更容易结晶沉淀,诱发痛风发作。

2.当人体大量排汗、排尿、却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血液就会浓缩,使得尿酸浓聚,诱发痛风发作。

四、尿酸高、痛风石形成,具体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1.关节疼痛:痛风的疼痛常让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关节破坏:慢性痛风以破坏性关节变化为特征,反复的痛风发作会破坏关节,造成关节畸形,影响肢体活动。

3.损害肾脏:高尿酸会导致肾结石形成,使肾脏功能受损。

4.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尿酸高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疾病。

5.皮肤症状:一部分病例,有尿酸盐沉积于皮下,它们可能破溃或可释放出白色石灰样物质。

五、痛风结石会自行溶解吗?

痛风石的形成和溶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当尿酸过高时,会导致痛风石形成;反之,当尿酸降下来时,痛风石会逐渐溶解。若希望痛风石溶解,则血尿酸降至以下较好。

六、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多高需要吃药?

1.血尿酸水平>μmol/L。

2.血尿酸水平>μmol/L,且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还没达到上述两条标准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可以不吃药,但却要注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七、尿酸高、痛风,需要吃什么药?

急性痛风发作:卧床休息,秋水仙碱0.5μg/h,直至疼痛缓解或腹泻发生。止痛剂如吲哚美辛μg/d,2~3天。

慢性痛风:低嘌呤饮食,长期应用丙磺舒(羧苯磺胺)1~2g/d,以增加肾脏尿酸排泄。减肥降低体重。

当归拈痛丸:最短2天,最长10天,多数5-7天起效

一疗程6盒,在35-40天检测血尿酸基本可恢复正常值。

八、尿酸降到多少才算达标?

血尿酸水平降到μmol/L以下,才算达到了治疗目标。

如果已经出现了痛风石,或痛风发作特别频繁,则要更严格地把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

九、已经严格控制饮食了,为什么痛风还是会发作呢?

痛风发作主要还是因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食物只是诱因,不是根本原因。如果没有降尿酸治疗,单靠控制饮食很难将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

而且,过度劳累、局部受凉、长时间活动、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拜阿司匹林)、创伤及手术应激等因素都可以诱发痛风发作。

十、如何预防痛风?

据研究,男性发生痛风的最常见诱因是饮酒、高嘌呤饮食、剧烈运动;女性发生痛风的最常见诱因是高嘌呤饮食、突然受冷、剧烈运动。

所以要预防痛风发生,可以从下面这几点做起:

限制饮酒,禁饮啤酒、黄酒和白酒;即使要喝红酒,也要少喝。

尽量不吃动物内脏、肉汤、贝类海鲜;不喝甜饮料;肉类要少吃,蔬菜要多吃。

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剧烈地无氧运动。

防止突然受凉。

大量饮水,每天2升以上。

--

老专家项目咨询热线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y/91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