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医院)郑州院区手外显微骨科,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小腿上的骨头成功移植在坏死的股骨头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患者,男性,31岁,因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为主诉入院。有大量应用激素治疗病史。入院诊断:右侧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坏死股骨头病灶清除、带血管腓骨移植。在右小腿上切取了一段长约6cm带血管的腓骨,在显微镜下,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其移植在坏死的股骨头上,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术前x线片

术前CT

术中死骨清除

术中透视

术后x线片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高。股骨头坏死的最后结局是因全髋关节严重的骨性关节炎而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但由于该病多发于中年人,而目前人工关节的寿命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目标除了改善临床症状外,更主要的是保护股骨头、延缓关节置换手术的时间。对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其发生的病因、疾病进展的过程及如何阻止疾病的进展方面,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缺乏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X线分期方法很多,一般采用Ficat和Hageffard的5期分法:

Ⅰ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查体: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

Ⅱ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X线显示: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

Ⅲ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X线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Ⅳ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X线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Ⅴ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X线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

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早期治疗可防止骨坏死的股骨头塌陷。如果在X线上发现或怀疑有骨坏死,可继续做磁共振(MRI)或CT扫描。MRI是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之一。

带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在国内以上海六院的张长青教授为代表,治疗了很多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该项技术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带血管腓骨瓣移植于股骨头坏死区域,达到重建股骨头血供的目的,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适用于40岁以下年轻患者。该项技术对于三期及以下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确切,可以避免或推迟关节置换手术。

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在医院(医院)已开展多年,疗效满意。

医院(医院)郑州院区手外科、显微骨科:

主要以应用微创技术、腕关节镜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及洛阳皮瓣骨皮瓣技术治疗为主。现为河南省周围神经治疗中心,手功能重建治疗中心,中德骨显微重建修复交流中心。   

特色技术:四肢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及陈旧骨折不愈合的显微外科治疗;四肢复杂骨髓炎的保肢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坏死、骨不连的显微修复重建技术;利用腕关节镜技术治疗腕舟骨骨折、月骨坏死、腕三角软骨复合体损伤、桡骨远端骨折的微创治疗;四肢与手部先后天畸形的矫正与功能重建、周围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下肢骨折合并腘动脉、股动脉损伤,上肢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保肢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剥脱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救治。

治疗病种:

1、四肢复杂骨折及后遗症的功能修复、骨折不愈合、骨坏死(月骨坏死、舟骨坏死、股骨头坏死)的显微外科修复;

2、骨髓炎、骨外露、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3、手足及肢体严重损伤的保肢治疗;

4、断肢(指)再植、复杂手指再造,手部小关节置换;

5、腕部周围顽固性疼痛(TFCC损伤、舟骨骨折、月骨坏死等);

6、四肢先后天畸形、手外伤后遗症的功能修复;

7、周围神经损伤、四肢麻木无力;

8、微创治疗各种手足部的骨肿瘤、腱鞘炎、腱鞘囊肿等;

9、脑瘫、中风后遗症的肢体功能修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f/115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