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出诊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

医20养老延续照护公益讲堂第三十二期

直播答疑文字版

答疑讲师:雷嫦菊老师

淄博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

“医20养老延续照护公益讲堂”第三十二期课程《如何管理糖尿病老人的“吃”和“动”》于年1月29日正式开讲。

本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认识糖尿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危害”以及“糖尿病老人的护理要点—“吃”和“动””,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我们于1月29日晚7点邀请雷嫦菊老师针对医20公益讲堂小伙伴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本篇文章我们将对第三十二期课程的答疑环节做整体回顾,一定要仔细阅读,并分享哦!

QA问答内容

Q:

糖尿病老人一天中什么时间运动效果最好?运动时长如何设定较合适?建议选择什么运动类型?

A:

关于糖尿病患者什么时间运动效果最好,有很多说法。

为了避免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也为了更加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很多专家建议在三餐餐后30分钟到90分钟进行运动,建议运动30—60分钟。

为了不影响餐后的消化功能,不建议餐后立即运动及餐后的剧烈运动。

也有的建议下午运动,给出的理由是血糖有昼夜波动的规律,这一规律显示清晨为血糖最低值,运动锻炼的目的在于降低血糖,防止血糖显著升高,所以下午锻炼效果更好。

也有研究显示:早饭前空腹锻炼的参与者脂肪代谢量是早饭后锻炼的2倍,同时早餐前空腹锻炼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也有了更好的改善,血糖控制得更好。

其实运动降糖主要机制一是消耗降糖;二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在保证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空腹运动更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消耗的脂肪会更多。无论是清晨空腹运动还是餐后运动,还是下午运动,长期坚持都会降低血糖。但要保证在不发生低血糖及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运动。

建议糖尿病老人选择的运动类型有:

1、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各种舞蹈、太极剑等均为有氧运动。给予多种形式的、长期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是糖尿病运动治疗方法之一。

2、健身球、拉力器、弹力带、哑铃等,均为抗阻运动,在课堂中提到的座椅下蹲、推墙、脚趾站立等,能恢复和发展肌肉组织。

3、研究发现,身体状况允许前提下全身大肌群或多肌群参与的运动项目(简言之就是全身动起来的运动)对降糖会更加有效,如前面提到的快走、广场舞、太极、打球等。

Q:

护理员在陪同糖尿病老人运动时评估运动的适应情况和禁忌情况是什么?

A:

护理员陪同糖尿病老人运动时,为了避免安全事件发生,需要在制定运动计划及运动前进行运动适宜和禁忌评估。

可以开展运动干预的情况是:

1、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小于7.0,而餐后血糖在7.8~11.1之间);

2、无显著高血糖(在14.0以下)和并发症(心脏、大脑、肾脏、视网膜病变、足等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及病情稳定的Ⅰ型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合并单纯型视网膜病变时,视力不受影响且病情稳定可进行步行这种程度的运动;

4、糖尿病合并肾病初期患者可进行运动,前提是遵医嘱。

禁止运动干预的情况是:

1、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活动期(视力模糊或下降,症状进行性加重)则应禁止运动;

2、糖尿病合并肾病当血液肌酐Cr1.mmol/L时禁止运动;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如三多症状加重,伴随乏力、皮肤干燥、心跳加快,随着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脑胀、反应迟钝、腹痛等禁止运动;

4、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时,如严重心律失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禁止运动;

5、空腹血糖16.7mmol/L或合并急性感染患者禁止运动。

Q:

老人出现低血糖如何观察,护理上有什么要点?

A:

护理糖尿病老人时,随时观察老人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最直观的是明显症状,如果出现头晕、心慌、手抖、出汗、脾气暴躁、晕倒等症状,是低血糖的表现;还有不明显症状,不想理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等症状。

工作和生活中随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hl/129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