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申明,以下绝对不是愚人节故事。

下午,又一个来检查双下肢的病人,男性,60岁,临床主诉左下肢肿胀不适,常规进行双下肢血管检查。因为我院骨科的优秀,我中心每天有近三分之一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的病人,每个人每天几乎都要扫几十条腿,静脉血栓对于我们来说也已经是平常之事了。

仔细扫查发现左侧股静脉远心段、腘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以及比目鱼肌内多条肌间静脉丛都有栓子,边问诊边冷静报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结论并提示危机值,病人回复不舒服就这两天,没有任何特殊病史及外伤史,就是前天晚上锻炼,踢腿之后不舒服,果然病人听到我说出的结论不冷静地差点弹跳起来:“医生,血栓了?真的血栓了?不可能吧?我只是踢个腿踢高了点啊,为什么会踢出了血栓???”我低头想了想,很无奈的回答道:“理论上不太可能,但实际上你就是血栓了……”

股静脉内血栓

(此例股静脉远端至腘静脉近端皆有血栓)

腘静脉内血栓

(此例患者是个大胖子,换个武器搞定它)

胫后静脉内血栓

腓静脉内血栓

肌间静脉丛血栓

以下为枯燥的医学知识,我尽量简洁化,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流动,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以肿胀、疼痛为主的临床症状。

血栓发生原因常见于血流缓慢,如常压迫下肢、长时间卧床(比如我们骨科的大多数病人),还有各种病理状态下的血液高凝状态,另外有手术外伤等引起血管壁内膜损伤等原因。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及溃疡等严重的血栓后综合症,栓子脱落可能会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故及时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超声作为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有抗凝、溶栓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根据临床分期来决定最佳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踢腿就能把这个腿踢成血栓了?那以后还敢提倡中老年人士全民健身嘛?咱广场舞还能继续嗨起来么?

运动和下肢静脉血栓为何扯上关系?

这可能因为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没有注意做放松练习,肌肉的代谢产物未能及时消退,引起炎症并形成血栓。也可能因为运动后下肢属于高强度紧张状态,肌肉内静脉血管也紧张状态,人体血压处于高压状态,进行不适当点拉伸动作时,紧张的肌肉突然放松,导致肌肉和静脉血管管壁损伤,进而激活血液的凝血机制,参与修复损伤部位,使血小板在损伤部位聚集,致使血栓形成。

通俗易通点总结,不管是哪一种机制,重点在于预防,如何避免它的发生(重点小黑板来啦)。

避免长时间坐立或卧位状态,工作需要者,久坐后注意适当起立活动,做抬放脚跟动作,促进小腿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

避免穿过紧衣裤,尤其长途坐立或卧位时。

坐位工作者有条件者可将双腿适当抬高,回家后可将双腿搭于墙上,类似倒立,可减轻下肢压力。

在有特殊病史高风险时期可以分时段利用弹力袜,提高血液回流速度。

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或疾病例如骨折后长期卧床、肾病综合征或癌症等在医生指导下预防应用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总之,科学的运动方法应该是适合自己体能的运动量配合运动后逐步放松,使身体有缓冲整理的过程,使紧张的肌肉放松,让心跳血液恢复常态,从而减少炎症发生,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特约供稿:YYY)

往期速递:

胆道系统的超声标准检查

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定量诊断备忘值

输尿管结石让男人体会分娩之痛!

捋一捋心内膜垫缺损(ECD)

胆囊腺肌增生症

超声正常眼部的标准检查

点击长按

欢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by/136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