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9岁,主因双小腿皮肤条索状隆起8年,双踝部皮肤瘙痒4年入院。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小腿皮肤出现条索状隆起,触之质软,劳动或行走后明显,卧床休息隆起消失,后双小腿表浅静脉迂曲扩张逐渐加重,期间未予任何治疗,4年前感双踝部皮肤瘙痒,逐渐发现双小腿皮肤颜色发黑伴双小腿憋胀不适感,1年前就诊于内医院,明确诊断为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未行系统治疗。2日前为进一步诊治,于我院就诊。血管彩超示: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收入院。患者既往史无异常,入院后给予静脉营养治疗并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

入院查体:双下肢可见大量明显迂曲扩张静脉,双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完整,无破溃,双下肢皮温正常,皮肤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踝、膝、髋关节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双Perthes试验(-),双Trendelenburg试验(+),双Pratt试验(+),双下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图为术前彩超定位查看患者双下肢曲张静脉及病理性穿通支并做标记。

图4图5任瑞军主任医师手术中。

图6术中彩超引导下穿刺大隐静脉成功后,引入射频导管(箭头所示)。

图7术中可见射频导管(箭头所示)沿大隐静脉上行至距离隐股汇合(箭头所示)约2cm处,停止导管前行,此处为消融起始段。

图8图9患者双下肢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术后,切口均为小切口,创可贴包扎,术后无需卧床,双下肢穿戴弹力袜后即可下地活动。

图10图11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射频发生器和一种专用的电极导管产生热能而使静脉壁挛缩,引起胶原纤维收缩,从而导致静脉壁增厚,管腔收缩,迅速机化并形成纤维条索最终使静脉壁闭合,且少量的热能向深层组织逸散,并衰减迅速,而不致周围组织损伤;在彩超引导下,经膝关节附近穿刺大隐静脉,射频导管到达隐股静脉交接处,便能释放能量,烧灼静脉壁令其萎缩,最终令整条静脉被消融,从而解决静脉曲张的问题。

图12图13为患者术后半年复查,与术前对比,双下肢静脉迂曲扩张消失,皮肤色素沉着明显改善。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疾病,轻者影响美观,严重者可导致下肢静脉溃疡,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手术方法创伤较大,术后需住院一周左右,卧床1天,恢复时间较长,而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优势:1.创伤小、切口少、出血少、恢复快,明显缩短了住院周期;2.微创治疗效果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实施;3.术中采用局部麻醉,对于具有凝血功能异常、心肺功能较差及麻醉禁忌患者避免了因无法麻醉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4.患者术前步入手术室,术后可即刻下地活动走出手术室。

我院介入血管外科在任瑞军主任的带领下已成功为数十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完成了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该术的成功开展,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围绕下肢静脉曲张这种疾病,团队成员积极配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整合介入及超声技术,让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服务。如有关于静脉曲张疾病需要咨询或是对下肢静脉曲张腔内射频闭合术有疑问,欢迎您前来咨询。

联系人:任瑞军主任

联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by/130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