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

化脓性骨髓炎病人应采用抗生素治疗,早期应用广谱、联合、大量有效抗生素,抗生素应用越早越好,细菌培养结果对使用抗生素有指导作用。

化脓性关节炎约85%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分别为白色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等。

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感染病人可行关节腔灌洗。即在关节部位取两个不同点进行穿刺,经穿刺套管置入灌注管和引流管。每日经灌注管滴入含抗生素的溶液~ml,直至引流液清澈、细菌培养阴性后停止灌流;待引流数天至无引流液吸出、局部症状和体征消退,即可拔管。

脊柱骨折病人伴有多发性损伤,如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严重的内外出血以及体克等危及生命的急症,应优先处理。

脊柱骨折病人损伤早期应每2~3小时翻身一次,分别采用仰卧位和左、右侧卧位。侧卧时,两腿之间应垫软枕。每2小时检查皮肤一次。

成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当第1腰椎骨折可损伤脊髓圆锥。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消失,括约肌功能及性功能障碍,而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保持正常。

创伤性脱位是由外界暴力引起的脱位,是关节脱位的常见病因。

关节脱位复位后固定有利于关节囊、韧帯及周围软组织得以修复,但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引起关节僵硬。一般固定2~3周。

肩关节脱位可伴有肩锁关节脱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肘关节脱位病人复位后用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肘90o,前臂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一般固定2~3周。

初级护师

牵引术是骨科中常用的技术,是骨折、关节脱位的种复位和固定方法,通过对皮肤或骨组织牵引达到复位固定目的,分为皮肤牵引和骨牵引。

皮肤牵引是利用粘在皮肤或泡沬海绵带包在肢体上,通过皮肤、肌肉间接牵拉骨骼,因此也称间接牵引。其优点为操作简便、无创,易于为病人接受。

皮肤牵引分为胶布牵引、海绵带牵引两种。

兜带牵引是利用布带或布兜拉住身体某处进行牵包括枕颌带牵引、骨盆带牵引、骨盆悬吊牵引。

骨牵引常用的穿针部位及适应证有:颅骨骨板牵引适应颈椎骨折、脱位;尺骨鹰嘴牵引适应于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胫骨结节和股骨髁上牵引适应于成人大腿骨折;跟骨牵引适应于胫腓骨干双骨折等。

牵引术时,一般床脚抬高15~30cm,以对抗牵引力量。

在骨牵引护理过程中,为防止力量不足或过牵,必须每日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比。

骨牵引病人为保持牵引针孔周围皮肤清洁,防止牵引针左右滑动,每日在针孔处滴75%酒精2次,无菌敷料覆盖。

主管护师

妊娠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

妊娠期子宫增大主要由于肌细胞的增生,细胞质内充满具有收缩活性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为临产后子宫收缩提供物质基础。

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的变化中,子宫于妊娠14周起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称为BraxtonHicks收缩。

妊娠12周起,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其长度可达7~10cm。

妊娠期内,黄体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取代。

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

妊娠早期,乳晕变黑,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小隆起,称为蒙氏结节。

妊娠期间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发育,大量孕激素刺激乳腺腺泡发育。

妊娠期血液中的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比容从未孕时0.38~0.47降至0.31~0.34。

为适应红细胞增加和胎儿生长及孕妇各器官生理变化的需要,容易缺铁,应在妊娠中、晚期开始补充铁剂,以防缺铁性贫血。

妊娠过程中白细胞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I、V、VII、VIII、IX、X均增加。

由于血液稀释,血浆蛋白从妊娠早期开始降低。其中,主要是白蛋白减少,此后持续此水平直至分娩。

自妊娠中期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输尿管有尿液逆流现象,孕妇易患急性肾盂肾炎,以右侧多见。为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巩固知识点,各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随身记(纸质版)免费送了(免快递费请与助考老师联系),紧扣考点,浓缩精华,方便携带。另外还有电子版考试材料赠送,纸质版随身记每个专业仅限50份,送完为止。

随身记科目:骨外科学、普通外科、整形外科学、中医内科学、超声波医学、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口腔医学、妇产科学;护理学(初中级)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hjw.com/kjscys/12517.html
------分隔线----------------------------